-
-
-
孩子患有溶血性黄疸,如果通过蓝光照射和使用白蛋白不能控制,需要换血治疗
-
-
-
溶血性黄疸一般是多发于新生儿,治疗时需要明确患病的具体原因,对症进行治疗,如果是自身免疫的原因,需要进行换血疗法或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如果是疟疾疾病造.成的,需要根治疟疾才可以达到治愈黄疸的目的。还需要针对黄疸进行专门的退黄治疗,可以使用光照疗法、药物疗法进行,药物主要有茵栀黄、思美泰等。
-
-
-
-
-
溶血性黄疸具体什么时候能好,并不能完全确定。要根据溶血的状况,以及是否发生核黄疸和新生儿身体素质等综合情况来决定。黄疸一般在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建议积极给以蓝光照射,补充铁剂,输血等治疗,如果情况严重可能需要进行血液透析。建议积极做好孕检。对于母亲是O型血的,应在孕28,32,36周进行抗体浓度检查,... [详细]
-
如果是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而导致的新生儿发生溶血,大量的红细胞被破坏,通常采用换血疗法,不治疗是无法治愈的。如果不是发生在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可能是某些遗传原因,比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都是由于患者基因的改变。
-
宝宝出现溶血性黄疸20几的情况不算严重,如果情况一直在上升,那么就需要进行治疗了,黄疸往往属于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治疗,长时间黄疸会影响以后的智力发育。可到医院检查黄疸指数,血常规,如超标需要蓝光照射治疗,如正常则可以口服茵栀黄颗粒观察。不必担心通常婴儿在出生后3-4天出现黄疸7-14天就消失了婴儿在出生月后仍有很重... [详细]
-
溶血性黄疸是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泌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超过没有不正常的水平而出现的黄疸。
-
宝宝出现溶血性黄疸,可以通过日常护理、光疗、药物治疗、换血疗法、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以免加重病情。1、日常护理溶血性黄疸是由于宝宝体内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胆红素升高,出现皮肤发黄的情况。如果宝宝病情比较轻微,可以适当喝水,通过多排尿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体内胆红素的排出。另外,也要注意饮食清淡,可以适当吃新鲜的水果... [详细]
溶血性黄疸
共
2,227
个关于溶血性黄疸的问题
我要提问
推荐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