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溶血性黄疸:凡能引起溶血的疾病都可产生溶血性黄疸。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如海洋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后天性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不同血型输血后的溶血以及蚕豆腐、伯氨奎啉、蛇毒、毒覃、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对于这个病的治疗,首先是治疗原发疾病,消除病因,可以考虑激素治疗。严重建... [详细]
-
你好,正常情况下,新生儿会出现生理性的黄疸,是在出生两天以后出现,七天以后就会逐渐消失,黄疸指数不超过12.9。现在孩子黄疸指数偏高,属于是病理性黄疸,可以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服用去黄的药物。建议适当的让孩子喝一些温开水或者是葡萄糖水,这样有利于黄疸的消退。
-
病情分析:你好,据你所述,这种情况考虑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指导意见:建议光疗即可,不必担心,为了检查抽血一般不会造成贫血。
-
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
这种情况一般是自身免疫引起的溶血性黄疸或者是母婴血型不和,可以引起贫血,胆红素升高,可以用强的松治疗。
-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治疗轻者可采用蓝光照射,在蓝光作用下,将有毒性的脂溶性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一种无毒的水溶性异构体,不需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即可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体外。重者可进行换血,目的是在短期内大幅度降低血中未结合胆红素浓度;移除血清中特异性血型抗体、致敏红细胞和胆红素。
-
生儿溶血病常发于出生后的24小时内,临床症状ABO溶血病多较轻,而RH溶血病多较重。主要表现为:1、黄疸常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并迅速加重,血清胆红素上升很快,且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2、贫血轻者血红蛋白小于140g/L,重者可小于80g/L。3、肝脾肿大贫血严重者,肝脾恢复胎儿期造血而出现肝脾肿大。4、核黄疸指未结合... [详细]
-
abo溶血性黄疸出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黄疸因为血清胆红素降低,造成皮肤、巩膜和粘膜变黄。正常人总胆红素0-20umolL,直接胆红素0-14umolL,直接胆红素1-15umolL。
-
婴儿溶血性黄疸的症状一般有皮肤发黄、贫血、发热、肝脾肿大、尿液发黄等,通常是由于婴儿的血型和母体的血型不合,导致婴儿体内的红细胞被破坏,胆红素的水平升高,从而出现上述症状。1、皮肤发黄婴儿溶血性黄疸是由于婴儿的血型和母体的血型不合,导致婴儿体内的红细胞被破坏,胆红素的水平升高,从而出现皮肤发黄的症状。2、贫血婴儿溶血... [详细]
-
ABO溶血性黄疸一般在两周左右能退完,但具体时间需要根据溶血性黄疸发作次数判断,也要根据自身免疫力情况判断。ABO溶血性黄疸,可能是自身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家族遗传、周围环境等因素影响,影响体内红细胞进行正常代谢,造成红细胞损伤,诱发ABO溶血性黄疸,导致皮肤表面发黄、经常呕吐、四肢酸痛等症状。若出现ABO溶血性黄疸后... [详细]
-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通常有两种,包括先天性胆管狭窄和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1、先天性胆管狭窄先天性胆管狭窄是一种先天性发育不良疾病,是由于先天胆管发育畸形引起的,会导致胆汁排泄障碍,从而引起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先天性胆管狭窄主要是由于先天胆管发育不良、胆管炎症、胆管外伤、家族遗传等因素导致。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巩膜等部位... [详细]
-
通常情况下,溶血性黄疸12点一般是指血清总胆红素浓度12μmol/L,如果是新生儿,一般不算高,如果是成年人,一般也不算高。1、不算高溶血性黄疸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肝脏的代谢负担,使胆红素在短时间内在体内积聚,出现皮肤、黏膜、眼球等部位发黄的现象。如果是新生儿出现溶血性黄疸,一般不算高,其正常值范围在12.... [详细]
-
溶血性黄疸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其他治疗等方式进行缓解。1、药物治疗溶血性黄疸可能是红细胞被大量破坏,导致非结合胆红素增多引起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醋酸片、醋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2、手术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服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通过脾切除术等方式进行治疗。3、其他治疗如果溶血性黄疸是由于输入血型不... [详细]
-
溶血性黄疸的特点通常有发热、贫血、血红蛋白尿等。1、发热溶血性黄疸是指由于红细胞被大量破坏,从而导致胆红素生成过多,体内的胆红素浓度升高,从而引起发热的症状。2、贫血溶血性黄疸会导致体内红细胞被大量破坏,从而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引起贫血的症状。3、血红蛋白尿溶血性黄疸会导致大量的红细胞被破坏,从而导致血红蛋白大量流失... [详细]
-
溶血性黄疸多久才能完全消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溶血性黄疸是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超过肝脏的代谢能力,从而引起的黄疸。如果溶血性黄疸的情况比较轻微,通常在治疗后1周左右能够完全消退。但如果溶血性黄疸的情况比较严重,治疗的时间会有所延长,可能需要2周左右,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够完全消退。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肝胆外科就... [详细]
溶血性黄疸
共
2,227
个关于溶血性黄疸的问题
我要提问
推荐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