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O血型的溶血主要会导致宝宝的黄疸以及贫血。治疗主要根据病情的严重情况进行,如果是轻微的溶血,导致黄疸则需要进行蓝光治疗。如果是重症的溶血,出现严重贫血的情况就需要进行换血治疗。大部分宝宝的预后是非常好的,不会留下后遗症,极少部分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情况,甚至危及宝宝的生命。
-
-
婴儿溶血性黄疸可以通过光照疗法、药物治疗、换血疗法、输血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1、光照疗法光照疗法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常用方法,可采用蓝光照射或绿光照射,光照疗法主要适用于血清胆红素在205.2-342.0μmol/L的患儿。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血清胆红素在205.2-342.0μmol/L的患... [详细]
-
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观察症状、进行相关检查等方式来排除是否是溶血性黄疸。1、观察症状溶血性黄疸患者通常会出现皮肤、黏膜发黄的现象,而且还会伴随发热、寒战、头痛、呕吐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则可能是溶血性黄疸。2、进行相关检查患者还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通过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血清胆红素检查等相关检查来排除是否... [详细]
-
溶血性黄疸一般是比较严重的,需要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溶血性黄疸属于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主要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引起的。患者一般会表现为皮肤、黏膜、巩膜等部位发黄的现象,同时还可能伴有头痛、呕吐、高热等不适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严重时还可能会... [详细]
-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需要多少天,并没有明确的时间,需要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新生儿的身体情况较好,可能需要7-14天,如果新生儿的身体情况较差,可能需要28天左右。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免疫性溶血,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出现皮肤、黏膜黄染等症状。如果新生儿的身体情况较好,出生后进行了积极... [详细]
-
判断宝宝是不是溶血性黄疸,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症状、体征、相关检查等方式进行判断,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为宝宝制定治疗方案。1、症状溶血性黄疸通常是指体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出现升高的情况,如果宝宝出现了溶血性黄疸,可能会出现皮肤发黄、眼睛发黄、尿液发黄等症状,并且宝宝的精神状态比较差,可能还会出现嗜睡的情况。2、体征如果宝宝出... [详细]
-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的危害可能有肝痛、肌肉僵硬等。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表现为黄疸,根据不同的类型可能会出现肝痛。如果出现核黄疸,脑部症状明显。伴有肌肉痉挛、肌张力、肌肉僵硬等神经系统症状,可能并发胆红素脑病等疾病。患者皮肤、尿液呈黄色,还可能出现消化不良或轻度溶血性贫血。
-
溶血性黄疸下降后会反弹。如果引起孩子黄疸的原发病还存在,比如孩子因为感染或者溶血导致的黄疸。照蓝光后虽然皮肤会变白,但是孩子身体里红细胞破坏的过程还在持续进行,胆红素会源源不断地产生。一旦停止蓝光照射,胆红素会再进入皮肤表层。建议将引起黄疸的原发病彻底治愈,黄疸症状才能彻底消退。
-
早产儿溶血性黄疸换血后,黄疸提高通常能够经过蓝光、丙种球蛋白等方法选择医治。早产儿肝脏的新陈代谢有能力比较差,相应于足月儿更简单出现黄疸,临床上90%以上的早产儿都会有黄疸。
-
孩子患有溶血性黄疸,可以蓝光照射,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症状严重可以考虑换血治疗
-
你好,一般情况先天溶血性黄疸是不会遗传的,建议您不要担心。继续治疗就可以。
-
胆红素500多是比较严重的,只要没有引起胆红素脑部的话就不会有生命危险
-
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像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必须到医院进一步常规治疗,必要时可以采取蓝光治疗,具... [详细]
-
非溶血性黄疸一般是需要治疗的。该病主要是遗传缺陷导致的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运、排泄障碍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属于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一般发病在青少年,患病时出现先天性黄疸的预后一般较好所以需要及时治疗以免耽误病情。治疗期间注意适量的增加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长时间憋尿。
溶血性黄疸
共
2,227
个关于溶血性黄疸的问题
我要提问
推荐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