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也称为非病理性高胆红素血症,因为宝宝出生时胆红素产量大于胆红素排泄量,所以宝宝在生后早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暂时性血清胆红素升高。宝宝生理性黄疸的特点是,一般情况良好,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
-
你好,足月儿一般7到10天消退,早产儿、低体重儿会在2-4周消退。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体内胆红素浓度过高,肝功能发育还不成熟,排泄胆红素功能差出现皮肤粘膜黄染的一种现象。当机体排泄胆红素的速度大于胆红素的生成速度时,黄疸就会逐渐消退。如果黄疸出现过早、过重、消退延迟、退而复返或日益加重考虑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治疗。
-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不深,其特点:黄疸一般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在第4-6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足月出生的新生儿,黄疸一般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一般在生后3周消退。黄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肤颜色呈淡黄色,黄疸常只限于面部和上半身,黄疸时孩子的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正常,大小便的颜色正常,生长发育正... [详细]
-
属于病理性黄疸,建议入院进行治疗。
-
对于早产儿的黄疸不超过15,以及足月儿不超过12.9.如果超过这样的数值就是属于病理的了。
-
生理性黄疸的重要特点是孩子一般会更好。早产儿能够在四个星期内衰退。黄疸在两周内衰退。每天血清胆红素提高低于每升85微摩尔。
-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足月新生儿在出生后2-5天出现,一般2周内会退完,早产儿可延迟到3-4周内消退,而且血清胆红素的水平足月儿时不大于205umol/L(12mg/dl),早产儿不大于257umol/L(15mg/ml)的.病理性黄疸则是在出生24小时内就出现的,而且黄疸程度深,足月儿... [详细]
-
临床上的表现1.生理性黄疸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尤其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2.黄疸色泽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3.黄疸... [详细]
-
不用担心,一般的生理性黄疸并不是很严重。宝宝出生后一切正常。可是3-5天后,宝宝的脸却开始发黄,而且有越来越黄的趋势,这就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原因:胎儿在子宫内靠妈妈供给营养,生长发育代谢后产生的废物也由妈妈的脏器帮助排泄出来,胎儿体内衰老的红细胞寿终正寝后。
-
小于1周岁的新生儿时期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黄疸的小于1周岁的儿童都会出现皮肤及巩膜的黄染状况,不能经过眼睛发黄水平判定黄疸的重要水平。
-
孩子出现生理性黄疸,那么这种情况是属于正常的,所以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生理性的黄疸一般在两周左右就会慢慢的消失了。孩子比较小所以在平时一定要多注意观察孩子,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就要及时就医。
-
小于1周岁的儿童生理性黄疸,主要通常形态好。生后2一3天出现黄疸,4一5天黄疸较重,5一7天衰退,黄疸不超过2周,早产儿,于生后3一5天出现黄疸,5一7天达高峰,7一9天衰退,最长到3一4周消退,血胆红素降低每天小于85umoL/L。
-
小于1周岁的孩子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其中,生理性黄疸特点为:小于1周岁的孩子一般现象良好;足月儿生后2到3天出现黄疸,4到5天到达高峰,5到7天衰退,最迟不超过两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到5天出现,5到7天达高峰,7到9天衰退,最长可延缓到3到4周;病理性黄疸多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清总胆红素... [详细]
-
黄疸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母乳喂养,感染,血型不合,大便异常,婴儿肝炎综合征等,足月儿生理性黄疸一般是生后2-3天出现,3-5天高峰期,5-7天消退,不会超过221mmol/L。目前宝宝14天,面部仍黄,可能为黄疸复发,也可能是正常的。
-
首先请您知道的是,足月儿的黄疸超过两周还未消退,那就不是生理性的黄疸,而属于病理性黄疸了。宝宝在一个多月仍有皮肤黄染,第一个考虑是母乳性黄疸,建议暂停母乳喂养3天,改喂奶粉,如果皮肤黄染明显减少,那就可以肯定了,这时如果再吃母乳,大多数的宝宝就算有黄疸也不会有原来那么厉害了,但少数宝宝还会黄回来,这部分宝宝建议暂停母... [详细]
生理性黄疸
共
989
个关于生理性黄疸的问题
我要提问
推荐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