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来说,孕妇出现胆碱酯酶偏低的现象很可能是肝功能出现了问题,因为胆碱酯酶大部分是在肝脏合成的,如果胆碱酯酶含量低的不是很多,通过平时在饮食方面多补充营养就可以调理。如果与正常水平相差太远,要及时咨询医生进行治疗,以免对自己和胎儿的生命健康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
胆碱酯酶是肝功能检测的一项指标,正常值的范围一般是4.3-10.5U/L。不同医院由于检测方法、试剂和仪器的不同,正常值的范围也是存在差异的。比如比色法测得的胆碱酯酶正常值的范围,可能在130-310U/L。由于血清胆碱酯酶是由肝脏合成的,因此胆碱酯酶的活性能够反映肝脏的情况,说明肝脏存在损害。
-
胆碱酯酶15000可能是肝病。胆碱酯酶主要是由肝脏所产生,通常储藏在肝内。在肝受到损害时,由于肝内合成减少,酶活力可降低。胆碱酯酶对于诊断肝炎或其他肝病的灵敏度比较低,对于评估肝脏的储备功能和肝病的预后有帮助。在肝脏出现硬化失代偿期或大块坏死时,酶活力常显著下降,而在肝昏迷时最为显著。
-
各种肝脏类疾病,如甲肝、乙肝、脂肪肝、酒精肝等,这些疾病都可以造成肝脏受损,肝脏一旦受损,肝细胞发生变性或者坏死就能导致胆碱酯酶偏高,所以胆碱酯酶也是肝功能检查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
患者出现由于农药中毒导致胆碱酶低的问题,这种情况一般单独应用胆碱酯酶复原剂效果并不好,必须联合胆碱受体阻断药一起应用,才能够缓解症状,常用的胆碱受体阻断药品主要是阿托品,一般使用阿托品治疗疗效比较好,能迅速控制由胆碱酯酶受抑制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
胆碱酯酶轻微的偏高不能说明什么具体症状,其他项目检测都是正常的,这可能是化验前生活因素导致的,这种可能性比较大。
-
酶法:胆碱酯酶的正常值为女性(16-39岁)4300-11500U/L。女性(40岁以上的)5410-32000U/L。你的胆碱酯酶是正常的,不是肝病。
-
胆碱酯酶的正常值范围一般在5400-32000U/L。胆碱酯酶是一类催化酰基胆碱水解的酶,主要存在于神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中,可以水解乙酰胆碱,对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胆碱酯酶增高常见于有机磷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蛋白血症、支气管哮喘等疾病。胆碱酯酶降低常见于有机... [详细]
-
最常用的有:阿托品、山莨菪碱、东莨菪碱、普鲁本辛、颠茄(合剂、酊等)、樟柳碱、后马托品、红古豆碱等。
-
胆碱酯酶13000指胆碱酯酶13000U/L。一般情况下,胆碱酯酶13000U/L可能是肝病,也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营养不良、脂肪肝、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原因引起的。1、肝病胆碱酯酶是一类催化酰基胆碱水解的酶,主要存在于肝脏、肾脏、神经系统、血液中等。如果患者患有肝脏疾病,比如肝炎、肝硬化等,可能会导致肝功能损伤,从而... [详细]
-
胆碱酯酶比较低可能是肝硬化。若有轻微下降,一般不需要特别治疗,若有严重下降,则需要考虑肝功能较差的情况。若有肝硬化的可能性,需查明情况,若不能通过一般检查确诊,可能需要考虑肝活检和病理检查。若发现假小叶,就可以清楚地诊断肝硬化,即使没有肝硬化,只要有基础肝病,也需要定期复查和随访。
-
胆碱酯酶偏高可能是脂肪肝、肾脏病变、肥胖症等导致,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受到影响。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水解乙酰胆碱,分为真性胆碱酯酶和假性胆碱酯酶。乙酰胆碱是中枢以及周边神经系统中常见的神经传递物质,如果被胆碱酯酶水解就可能导致失去作用。如果胆碱酯酶的作用被抑制,可能导致乙酰胆碱过剩,导致胆碱内神经过度兴奋。
-
胆碱酯酶12000不是特别严重。只是一个轻微的增加,通常没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其意义需要结合其他相应的肝功能检测进一步评估。大多数患者不需要特殊治疗,可以定期复查。若是再加上转氨酶升高,有必要进一步查明具体原因是什么,胆碱酯酶的降低更为常见。若是胆碱酯酶减少,则表明肝脏受损,肝脏再生能力降低。
-
胆碱脂酶正常范围是5000-12000U/L,你胆碱脂酶1万3千多是偏高了,常见脂肪肝、肾脏病理变化、肥胖症等。若肝功能正常,无需特别服药治疗。每天饮水4-5斤,稀释血液,促进血液循环,多吃青菜五谷杂粮,少吃肉类,促进排便,净化血液。加强肝功能,促进脂代谢平衡。肝属木,喜绿色,多吃绿色蔬菜,有利于护肝保肝,维生素B、... [详细]
-
胆碱酯酶(cholineesterase,CHE)的作用是水解乙酰胆碱。胆碱酯酶分为两种乙酰胆碱酯酶(Ache,又称真性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Pche,又称假性胆碱酯酶)。真性胆碱酯酶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灰质、交感神经节、运动终板、红细胞等处。假性胆碱酯酶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血浆、肝、胰、肠系膜、子宫等处。你好... [详细]
胆碱酯酶
共
1,672
个关于胆碱酯酶的问题
我要提问
推荐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