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胆碱酯酶偏高,可能与肝脏疾病、其他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1、肝脏类的疾病:比如甲肝、乙肝、脂肪肝、酒精肝等,此类疾病都可能会造成肝脏的损伤。2、其他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肾功能衰竭、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会引起血清胆碱酯酶偏高的情况。3、神经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可能会导致出现血... [详细]
-
一般情况下,有机磷中毒、肝炎、营养不良等疾病可能会导致胆碱酯酶偏高。1、有机磷中毒有机磷中毒会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使胆碱酯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出现胆碱酯酶偏高的情况。2、肝炎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通常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免疫反应等原因所导致,由于肝脏细胞受损,从而导致胆碱酯酶偏高。3、营养不良胆碱酯酶主要是由肝脏合成的,... [详细]
-
胆碱酯酶13473U/L一般不正常,但是否需要治疗,需要根据具体原因进行分析。1、不需要治疗胆碱酯酶是肝功能检查中的一项指标,正常值范围在4300~10500U/L,13473U/L属于轻度升高。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比如剧烈运动、精神紧张等,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在休息后会逐渐恢复。2、需要治疗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引起... [详细]
-
胆碱酯酶高5126一般是指胆碱酯酶高5126U/L,一般不严重。胆碱酯酶是一类催化酰基胆碱水解的酶,主要存在于神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中,可以水解乙酰胆碱,对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胆碱酯酶的正常值一般为5000-12000U/L,而患者胆碱酯酶高5126U/L,只是轻度升高,一般不严重。此时,患者可能... [详细]
-
胆碱酯酶一般是指胆碱酯酶,胆碱酯酶低可能是正常情况,也有可能是脂肪肝、肝硬化等原因引起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针对性的治疗。1、正常情况如果在做胆碱酯酶检查前,没有做好胆碱酯酶的检测,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弱阳性,如果没有其他不适症状,一般不用过于担心,也不需要特殊治疗。2、脂肪肝如果患者长期饮酒或者是缺乏运动,可能会导... [详细]
-
有机磷血清胆碱酯酶一般是指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其正常值为45U/L~125U/L。血清磷酸肌酸激酶是指一种含有磷酸肌酸的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细胞内的一种酶类,主要存在于人体的心肌、骨骼肌、肾脏和胰腺中,是一种辅助诊断急性心肌梗死、骨骼肌损伤和脑卒中的重要指标。血清磷酸肌酸激酶活性测定对诊断有机磷中毒的特异性较高,但敏感... [详细]
-
胆碱酯酶偏高可能表明肝脏功能异常或药物影响。如果胆碱酯酶持续偏高,建议咨询医生以确定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胆碱酯酶参与体内乙酰胆碱的代谢,其偏高可能与神经递质合成增多或胆碱酯酶活性增加有关。正常范围随年龄而异,新生儿为1000-3000U/L,成人男性为5000-12000U/L,成人女性为4500-11000U/L。... [详细]
-
胆碱酯酶高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饮食调整、运动疗法等方法来改善。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1.生活方式干预通过减少酒精摄入、戒烟以及健康饮食来改善生活习惯。因为酒精和烟草会影响肝脏功能,增加胆碱酯酶合成;健康饮食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进而降低其活性。2.饮食调整建议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清淡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 [详细]
-
胆碱酯酶水平低于正常范围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肌肉无力、呼吸困难、瞳孔缩小和昏迷等危险情况。1.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由于胆碱酯酶缺乏导致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不能被分解,造成神经兴奋性增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出现眩晕、头痛、共济失调等症状。2.肌肉无力胆碱酯酶低会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信息传递,使神经冲动无法有效... [详细]
-
胆碱酯酶2000U/L多属于偏高的现象,一般不严重。胆碱酯酶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以及外周组织中,具有水解乙酰胆碱的作用,可以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当体内胆碱酯酶含量偏高时,可能是饮食不当引起的生理性因素导致的,也有可能是酒精性肝炎等病理性因素导致的。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导致的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观察... [详细]
-
胆碱酯酶高可能是由有机磷农药中毒、恶性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功能衰竭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1.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进入机体后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导致体内乙酰胆碱蓄积,引起M-型胆碱受体兴奋的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阿托品、解磷定等药物进行治疗。2.恶性... [详细]
-
胆碱酯酶偏高可能是由有机磷中毒、恶性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病综合征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1.有机磷中毒有机磷中毒会导致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进而使乙酰胆碱不能被分解为胆碱和乙酸,导致胆碱酯酶活性受到抑制。胆碱酯酶是催化乙酰胆碱水解的重要酶类,其活性受有机... [详细]
-
胆碱酯酶低可能是由有机磷农药中毒、神经衰弱、慢性肾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硬化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1.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进入机体后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导致体内乙酰胆碱蓄积,引起M样、N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使用阿托品进行解救,此药能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生理效应,... [详细]
-
肝硬化通过影响肝功能导致血清胆碱酯酶活性降低、肝功能减退,进而引起凝血功能障碍、门脉高压症等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导致肝性脑病。1.血清胆碱酯酶活性降低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受损导致合成减少,进而影响了血清胆碱酯酶的浓度。低胆碱酯酶水平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行为异常和意识改变。2.肝功能减退肝硬化时,由于肝细胞变性、坏... [详细]
-
胆碱酯酶高可能是由有机磷农药中毒、恶性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功能衰竭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1.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进入机体后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导致体内乙酰胆碱蓄积,引起M-型胆碱受体兴奋的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阿托品、解磷定等药物进行治疗。2.恶性... [详细]
胆碱酯酶
共
1,672
个关于胆碱酯酶的问题
我要提问
推荐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