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的发育还没有完全,特别是生殖器官的发育,所以儿童体内的性激素是偏低的。黄体生成素也称促黄体生成素,为腺垂体产生的糖蛋白。黄体生成素对女性的作用为促进排卵和黄体生成,促进雌激素、雄激素合成,对男性的作用为促进睾丸间质细胞成熟以及雄激素的分泌。儿童体内内分泌还没有达到稳定的状态,可以暂时观察。
-
9岁时促卵泡激素的正常值是1-9U/L,不超过10U/L。促卵泡生成素是卵泡发育必备的激素,可以促进窦前卵泡及窦卵泡颗粒细胞增殖与分化,分泌卵泡液,促进卵泡生长发育。在女性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促卵泡生成素的具体值会有变化。如果是9岁的女孩,有些月经尚未来潮,但是有些性发育较早的可能月经已经来潮,此时需要及时做性激素水... [详细]
-
月经期黄体生成素正常值女性妊娠为01.5iu/l,排卵期为1.912.5iu/l,黄体期为0.516.9iu/l,更年期为15.954iu/l。黄体生成素的正常值随月经周期的不同时间而变化。如果处于卵泡期和黄体期,通常为1至9单位/升。如果是在排卵期,通常是每公升6到26个单位。更年期通常为每公升30至118个单位。... [详细]
-
促黄体生成素可促使女性排卵并且形成黄体分泌孕激素,是受孕的一个条件,但是如果这个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受孕障碍
-
你好,促黄体生成素过高是由于卵泡成熟时,分泌大量雌激素,使垂体释放大量促黄体生成素,形成促黄体生成素高峰,它能使成熟的卵泡破裂,排卵。
-
你好,不同的试剂检查参考值不同的,需要看一下后面的参考值,如果低于参考值,就是过低了。
-
促黄体生成素偏高是由于内分泌失调所致,所以治疗的根本就是恢复人体自然的内分泌调节,而不是靠激素药物(避孕药)的替代作用。在服药期间,即使机体恢复“正常”,也是外源激素强迫的假象,而不是机体内分泌系统恢复正常运行。激素药物只会使你的内分泌失调进行性加重,服用激素药物越多,疾病越难治愈。促黄体生成素偏高应该是内分泌失调造... [详细]
-
促黄体生成素降低可能是卵巢功能下降或黄体期过短等原因造成。任何原因引起的卵巢功能下降、黄体期过短和黄体生成素不足是导致黄体生成素水平低的原因。包括卵巢功能下降、内分泌紊乱、垂体和下丘脑功能障碍、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等。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黄体生成素水平低、卵巢功能低下、无排卵月经等的可能性较高。
-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目前黄体生成素低,是不能备孕的,怀孕后对婴儿是有影响的,最好先及时调理身体,最好及时检查一下确诊即可的。建议最好及时到正规的医院做个抽血检查一下内分泌失调情况,同时到妇科做个检查,身体康复后才能及时有效治疗的
-
你好,根据你的症状分析。如果存在有黄体功能不全的话。这个应该考虑是一个内分泌紊乱引起的,所以你的这个情况建议在月经中后期的时候检查激素6项,如果黄体生成素偏低的话,可以口服短效避孕药进行调理一段时间。也可以在月经的中后期口服孕激素。
-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分析。女性化验性激素6项显示出黄体生成素偏高的话,不排除有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可能。会影响卵巢的正常排卵,导致女性不孕症。可以做试管婴儿。建议促黄体生成素偏高,最好先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药物,调理一下内分泌。在做试管婴儿之前需要促排卵治疗。
-
促黄体生成素的正常值通常在1-104UL。并随月经周期出现周期性变化,在卵泡期、黄体期最低为1-12UL,排卵期为16-104UL,卵巢功能衰退期为16-66UL。
-
儿童黄体素生成低可能是身体的功能还没有发育成熟造成的。促黄体生成素(LH)由腺垂体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类,可促进胆固醇在性腺细胞内转化为性激素。如果孩子没有出现明显局部不适感,建议家长观察就可以,平时引导孩子多吃新鲜瓜果蔬菜,膳食纤维丰富,高钙的食物,帮助孩子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引导孩子适当的运动,增强身体素质。
-
促黄体生成素正常值一般随着月经周期呈阶段性周期性变化。黄体生成素的正常值范围不是恒定,是随月经周期性变化而变化。月经末期为卵泡期,该指标的正常值范围为5到30。排卵期的正常值范围为75到100,黄体期的正常值范围3到30,更年期的正常值范围30到130,一般需要在月经第二天收集黄体化数的增长值。
-
你好这个情况检查结果说明是卵巢早衰,可以积极治疗,做人工周期进行治疗,结合中药治疗,定期复查
黄体生成素
共
1,405
个关于黄体生成素的问题
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