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抗凝血酶3抗原本身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就存在着波动,因此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断。比如说青年男性高于青年女性,老年女性高于老年男性,因此轻度的偏高并不一定具有临床意义。不过抗凝血酶3抗原偏高,确实可以见于一些病理性的疾病,特别是出血性疾病,比如说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还可以见于心脏瓣膜病、急性心力衰竭、... [详细]
-
孕妇抗凝血酶3偏低,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可能和肝脏、内分泌有很大关系。抗凝血酶3属于人体内特别重要的抗凝性蛋白,如果抗凝血酶3偏低,会导致血液的抗凝作用减弱,严重时会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病变以及妊娠症等。孕妇如果抗凝血酶3偏低,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建议根据检查结果,临床症状来对症治疗,防止影响生产和生命。
-
抗凝血酶3偏高说明外源性凝血时间延长。该病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凝血因子,肝脏是产生凝血因子的地方,肝脏受损后,凝血因子不能正常形成。一般来说,体表有出血的倾向,一旦出血难以止血,皮肤黏膜受压后容易引起紫绀等症状。当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过高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肝功能检查,明确原因后进行保肝治疗。
-
抗凝血酶3的作用是检查是否存在溶血或血栓等疾病。血清抗凝血酶是三氨酸蛋白酶类物质,它能调节人体溶血和血栓形成,抑制溶血酶原的形成和活性。若出现抗凝血三数值减低,往往提示有出血性疾病、溶血性疾病,如果出现酶升高,可能是血栓类疾病的表现,同时还要结合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断。
-
抗凝血酶3一般是指抗凝血酶III,其正常范围一般在25~35秒之间。抗凝血酶III是一种以辅助凝血过程的重要蛋白质,对于维持血液凝固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正常范围一般在25~35秒之间,如果出现偏高的情况,可能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症、肝脏疾病等原因引起的,如果出现偏低的情况,可能是由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心肌梗死等原因引起的... [详细]
-
抗凝血酶3活性偏高可能源于遗传性抗凝血酶Ⅲ缺乏、获得性抗凝血酶Ⅲ缺乏、药物因素、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面对这种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1.遗传性抗凝血酶Ⅲ缺乏遗传性抗凝血酶Ⅲ缺乏是由于AT-Ⅲ基因突变导致抗凝血酶Ⅲ合成减少或功能障碍,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针对遗传性抗凝血酶Ⅲ缺乏,可以考虑... [详细]
-
-
-
抗凝血酶3降低可能会引起血液抗凝作用减弱。如DIC高凝期、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管病、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肾病综合征等。需要根据具体症状表现,并结合检查结果,确定问题,然后根据医生的指示服用针对性药物进行治疗。然后,定期去医院复查。建议患者采取预防措施,注意均衡饮食,充分休息。
-
抗凝血酶3偏高建议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如果略高于正常值,不用太担心,可去医院门诊进行肝功能检测。抗凝血酶3水平升高表明外源性凝血时间延长,主要凝血因子缺失。肝脏是产生凝血因子的地方,肝脏受损后,凝血因子不能正常生成。患者可到医院门诊选择肝功能检查,确定病因,然后进行保肝治疗。
-
抗凝血酶3一般指抗凝血酶III,其正常范围一般是75.00~115.00RU/ml。抗凝血酶III是一种蛋白质,由肝脏合成,在血液循环中可以和血液中的凝血酶结合,从而起到抗凝血的作用。其正常值通常为75.00~115.00RU/ml,如果患者的抗凝血酶III偏低,可能是由于肝脏合成功能下降、维生素K缺乏症、弥散性血管... [详细]
-
孕妇抗凝血酶3不是正常值,又有点偏低了,不过没有关系,不需要进行治疗只要平时多注意一下,隔一段时间就去做一次体检,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建议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重饮食健康,适当的做一些柔和的运动,缓解压力。
-
抗凝血酶Ⅲ缺乏可以通过抗凝血酶Ⅲ替代疗法、血小板功能抑制、血小板输注、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受体阻滞剂、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出血风险并调整治疗方案。1.抗凝血酶Ⅲ替代疗法通过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给予外源性抗凝血酶Ⅲ制剂,通常由医生指导使用。此方法可补充体内缺失... [详细]
-
抗凝血酶Ⅲ低可能是遗传性抗凝血酶Ⅲ缺乏症、获得性抗凝血酶Ⅲ缺乏、抗凝蛋白缺乏症、药物影响、恶性肿瘤导致的消耗性凝血障碍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1.遗传性抗凝血酶Ⅲ缺乏症遗传性抗凝血酶Ⅲ缺乏症是由于AT-III基因突变导致抗凝血酶Ⅲ合成减少或功能异常所致。患者对凝血因子Xa的... [详细]
-
抗凝血酶3偏高可能是炎症引起的,也有可能身体有另外的疾病所引起。抗凝酶是一种天然的抗凝蛋白,可以起到防止血液凝固的作用。抗凝血酶Ⅲ是作为血液中活性凝血因子的最重要的阻碍因子,控制着血液的凝固和纤维蛋白的溶解。患者增高表明血液抗凝活性增强,主要见于口服抗凝药。
抗凝血酶3
共
157
个关于抗凝血酶3的问题
我要提问
推荐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