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凝血酶原时间20秒通常是比较严重的。凝血酶原时间是反映人体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指标,正常值为25-125秒。凝血酶原时间主要是受检者血浆中的凝血因子活性,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筛选试验,主要用于检测外源性凝血途径功能是否正常。凝血酶原时间异常可能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肝硬化、阻塞性黄疸等原因引起的。凝血酶原... [详细]
-
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偏高的说法不准确,应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提示凝血功能障碍,可见于血友病、肝病、肝素使用等。1、血友病:血友病是一种具有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体内缺乏因子XI和因子VIII导致内源性凝血系统异常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2、肝病:肝脏是凝血因子的合成器官。当患有肝硬化等疾病时,体内凝血... [详细]
-
凝血酶原时间10秒不正常,属于偏高状态。凝血酶原时间偏高可能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症引起的,因为维生素K参与凝血因子的合成,当缺乏时会导致凝血因子活性下降,从而影响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的过程,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此外,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也会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因为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过度活跃会加速纤维蛋白的降解,从而抑制凝血... [详细]
-
凝血酶原时间48.6秒不正常,属于延长状态。凝血酶原时间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是否完整以及凝血酶生成速度,正常值为10-13秒,而患者的检测结果超出正常范围上限,因此为异常现象。长时间的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能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增加出血风险,需要及时处理。此外,若患者有服用抗凝药物或存在凝血因子缺乏等疾病时,也会影响凝血酶... [详细]
-
凝血酶原时间偏高可能是维生素K缺乏、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肝硬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口服抗凝药使用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1.维生素K缺乏维生素K是合成凝血因子II、VII、IX和X所必需的辅因子,其缺乏导致这些因子无法正常发挥作用,进而影响凝血酶原时间。可通过注射... [详细]
-
现在凝血凝原时间偏低会导致体内有出血的情况,肝脏功能的异常会导致这种现象的存在。建议现在要到专业的血液内科来进行凝血功能的复查,必要时要进行骨髓穿刺活检,这样明确病因才能选择,其相对应的治疗方案是身体恢复正常的状态。
-
部分凝血酶原时间45秒不正常,属于轻度延长。部分凝血酶原时间45秒属于轻度延长,可能是由于凝血因子缺乏导致的,如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此时会导致血液凝固障碍,增加出血风险。除了上述原因外,若患者存在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疾病时,也可能会引起凝血功能异常,进而影响到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的数值,但这些情况... [详细]
-
-
-
-
凝血酶原时间,简称PT,是指在缺乏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因子(兔脑渗出液)后,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导致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正常值为12-14秒。PT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者有临床意义。应用正常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曲线,对比患者血浆的PT,可以求出活动度。活动度的正常值为80%-100%。
-
你好,凝血酶原复合物,全名冻干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俗称九因子,为人体血浆制品,主要用于治疗乙型血友病。2011年12月,由于生产周期长、血浆缺乏等原因,导致凝血酶原复合物紧缺。
-
凝血酶原时间是指在人体血液中加入过氧化氢使血液凝固,在患者血浆中加入钙离子使血液凝固,在患者血浆中加入组织因子使血液凝固,从而测得的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短,说明患者可能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肝脏疾病、维生素K缺乏、血友病等。1、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可能是由于凝血因子缺乏,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常见于血友病A... [详细]
-
凝血酶原时间18秒通常是不正常的。凝血酶原时间一般是反映人体外源性凝血功能的一项指标,正常值一般是在11秒~13秒,如果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18秒,通常是不正常的,属于偏高的情况,可能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肝脏疾病等原因引起的。如果患者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维生素K1注射液、氨甲环酸注射液... [详细]
-
您好检测化验出来凝血酶时候偏高,这种提示现在凝血有能力下降,假若有手术大概是有外伤的状况下和,大出血的可能性就十分大,这种考虑跟重要的血虚跟血小板缩小症有肯定关系的。提议当按时凝血酶时候偏高的状况下,应该注重做全面检测,假如是血小板下降,应该按时的输血医治的。
凝血酶原时间
共
637
个关于凝血酶原时间的问题
我要提问
推荐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