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醛固酮增高,可能会出现以下这些危害:1.高血压,长期醛固酮增多、保钠作用增强、血容量负荷过重,容易引起高血压的发生,而且使用常规降压药物效果并不明显;2.低血钾,由于醛固酮具有促进尿钾排泄的作用,可能会引起低血钾的发生;3.长期的低钾还会影响糖代谢,甚至发生糖尿病;4.长期低钾容易形成低钾性肾病,形成尿路感染等。
-
-
血浆醛固酮偏高可能和平时的饮食习惯有关。一,尽量少吃动物内脏,蛋黄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二,少吃肥肉和荤油等,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三,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改善胆固醇偏高的情况。四,多吃菌皂藻类食物。饮食清淡,少盐少糖。六,平常多吃橄榄油茶油玉米油。加强户外运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
临床上的表现与原发性醛固酮症有相像之处,有肾失K所致的低钾血症,伴以Na吸收增加而水潴留,由此导致细胞外液容量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受抑制,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减少,即使在低钠盐饮食、立位及注射(速尿)等情况下亦不能明显兴奋肾素分泌。
-
卧立位试验是通过下述原理进行的,正常人在隔夜卧床,上午8时血浆醛固酮值约为110-330pmol/L,保持卧位到中午12时,血浆醛固酮浓度下降,和血浆皮质醇浓度的下降相一致;如取立位时,则血浆醛固酮上升,因为站立后肾素-血管紧张素升高的作用超过ACTH的影响。特醛症患者在上午8时至12时取立位时血浆醛固酮上升,并超过... [详细]
-
-
临床表现与原发性醛固酮症有相似之处,有肾失K所致的低钾血症,伴以Na吸收增加而水潴留,导致细胞外液容量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受抑制,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减少,即使在低钠盐饮食、立位及注射(速尿)等情况下亦不能明显兴奋肾素分泌。
-
醛固酮的正常值是钾60~100mmol/d,钠100mmol/d,非空腹情况下立位138~415pmol/L,卧位28~138pmol/L。醛固酮属于类固醇类激素,主要作用于肾脏,进行钠离子及水份的再吸收,整体来说,醛固酮为一种增进肾脏对于离子及水分再吸收作用的一种激素,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一部分。偏高要注意是否... [详细]
-
醛固酮对钾离子的影响是,可以起到维持血钾平衡的作用。醛固酮是一种调节体内水盐平衡的激素,主要是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可以调节体内水盐的代谢。如果体内的醛固酮分泌过多,可能会导致钾离子排出过多,从而引起低钾血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氯化钾缓释片、枸橼酸钾颗粒等药物进行治... [详细]
-
血清醛固酮高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这些药物主要是醛固酮拮抗剂,如螺内酯。此外,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也较好。手术治疗是醛固酮肿瘤和单侧肾上腺增生的首选治疗方法,大多数病人手术后都可以治愈。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治疗主要是治疗原发性疾病,消除醛固酮升高的原因。
-
这类疾病是肾上腺皮质病变分泌过多的醛固酮而出现的,导致体内潴钠、排钾、血容量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受抑。临床主要表现为高血压伴低血钾。以高血压和低血钾为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建议尽早采取手术治疗,一般不会引起不孕的。
-
醛固酮一般是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能够促进体内钠离子和水分的排出,维持体内水钠平衡。醛固酮是一种类固醇激素,主要是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能够促进体内钠离子和水分的排出,有利于维持体内水钠平衡。醛固酮可以促进肾脏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也可以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达到保留水分、调节血容量的作用。如果患者存在肾上... [详细]
-
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调节人体的血容量。醛固酮是人体内的一种激素,作用于肾脏之后可以改善人体内血容量的多少以及对于彼此重新吸收的多少。当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的时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就被激活,然后增加醛固酮的分泌。醛固酮分泌增加之后作用于肾脏,就使得水的重吸收以及钠离子的重吸收增加,从而使血容量增加。
-
醛固酮高自己又好了,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高血压、肾上腺皮质增生、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病综合征等原因导致的,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1、生理性因素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熬夜,作息紊乱,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紊乱,可能会出现醛固酮升高的情况。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熬夜,保证充足... [详细]
-
醛固酮分泌过多的症状,主要包括心慌、头晕、血压升高、肢体麻木、胸闷等,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1、心慌如果患者长期处于醛固酮分泌过多的情况,可能会使体内的血容量增加,甚至会使心脏的负荷增加,从而出现心慌的症状。患者可以通过卧床休息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盐酸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治疗。2、头晕... [详细]
醛固酮
共
2,308
个关于醛固酮的问题
我要提问
推荐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