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9度不是低烧,而是体温偏低。正常人的体温在36-37度之间,当体温超过37度时就属于发热。35.9度不在正常范围内,但接近下限,可能是由于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如果患者存在免疫缺陷、长期营养不良等状况,也可能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而诱发感染,出现发烧症状,此时患者的体... [详细]
-
孩子低烧时,可采取退热药物、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调整饮食、中药外敷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尽快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1.退热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体温调节中枢,达到降低体温的目的。例如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适用于轻度至中度发热且伴有明显不适症状的情况。2.物理降温物理降... [详细]
-
37℃属于低烧,可能是由于感染、药物副作用或其他潜在疾病引起的。37℃被认为是低烧,因为正常人的体温范围在36℃-37℃之间,而37℃略高于正常范围。低烧通常是由感染引起的,如感冒、流感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身体产生炎症反应,从而提高体温。此外,某些药物副作用或某些潜在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引起... [详细]
-
低烧期间一般不推荐进行刮痧疗法。低烧期间人体免疫系统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全身小血管会扩张,促进热量散发。若此时进行刮痧,可能会进一步增加皮肤血流量,从而加重发热的症状。此外,由于个体差异及病情变化,部分人在刮痧过程中可能出现疼痛、皮疹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出血、感染等问题。因此,为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效果,建议在医生指导... [详细]
-
37℃属于低烧,表明身体存在轻微的发热状态。37℃属于正常的体温范围,但由于某些疾病或其他因素导致体温升高,即为低烧。低烧状态下,机体代谢加快,可能会感到乏力、头痛等不适症状,此时应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贴辅助降低温度。若患者处于怀孕期间或患有慢性病,则37℃的体温也可... [详细]
-
36℃的体温是正常的,不属于低烧。正常人的体温在36℃-37℃之间波动,如果体温低于36℃,则表明体温偏低。这可能是环境温度过低、自身代谢率降低等原因导致的,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也不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但如果患者的体温持续下降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则需要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相应治疗。若患者存在甲状腺功... [详细]
-
多种疾病会引起低烧.发烧是一种症状,风湿,结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会引起持续低烧;长期心理紧张,情绪不稳定也会引起体温中枢紊乱,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烧.身体的任何系统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持续低烧.低烧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血,尿,便等常规检查很难查出,有些因细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烧,要通过细菌培养才能发现.不明低... [详细]
-
多种疾病会引起低烧.发烧是一种症状,风湿,结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会引起持续低烧;长期心理紧张,情绪不稳定也会引起体温中枢紊乱,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烧.身体的任何系统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持续低烧.低烧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血,尿,便等常规检查很难查出,有些因细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烧,要通过细菌培养才能发现.不明低... [详细]
-
你好!需要查血象和做血液细菌培养检查分析,同时做结核方面的检查。
-
出现持续低热,可有以下原因:1、感染后低热:见于急性传染病痊愈后,少数患者仍有低热持续数周,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恢复有关。2、链球菌感染后状态:在患呼吸道感染后,可出现持续性低热,验血时,抗“O”滴度增高,血沉加快,用青霉素、水杨酸和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症状迅速缓解,这种现象的低热称为链球菌感染后状态。3、器... [详细]
-
感冒后持续低热,首先考虑体质欠佳,建议少服用解热镇痛药,体温不超过38。5度一般不要服用解热镇痛药。再感冒时可以多喝点鸡汤,平时注意饮食调养。中医认为你这种低热一般是气虚发热,应该用补气血的药物调理。
-
你好,根据检查结果体内有感染,积极治疗据需抗生素治疗7天。
-
-
你好,根据您的描述和检查结果来看,最好是在医生指导下用一些抗生素,罗红霉素之类的,还需要配合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平时一定要配合生活上注意。平时一定要多喝水,多吃青菜,注意保暖,有情况要及时去医院处理,不要盲目用一些药物,还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
-
怀孕期间,出现感冒症状。如果体温不超过38度5。可以通过多喝水,注意保暖,保证充足睡眠。可以吃板蓝根冲剂。如果症状严重。出现高热,考虑对胎儿有一定影响,需要及时就诊,你也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多吃含vc高的水果。
低烧
共
26,249
个关于低烧的问题
我要提问
推荐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