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需要到医院看一下血液科。不过在临床上大多数患者只是单纯的中性粒细胞减少。
-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之一。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的比例为50%-70%。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小于1.5×10^9/L,认为是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小于0.5×10^9/L,认为粒细胞缺乏。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建议去医院就诊呼吸科,血液科,必要时服用利可君,粒细胞刺激因子等。
-
您好,根据你提供的化验结果,如果中性粒细胞数量不是明显降低,可以先不用治疗,定期复查。
-
儿童慢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通常不严重,因为该疾病是良性的,且中性粒细胞减少不会对患者造成重大影响。该疾病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异常,但这些异常并不足以引起严重的血液学异常或感染。由于该病为良性,且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较轻,因此病情一般不严重。但是,如果中性粒细胞持续低于1000/mm^3,则可能导致免疫功能... [详细]
-
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升高,很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但也可能是风湿免疫性疾病、血液疾病等原因引起的,可以到医院就诊治疗。1、病毒感染身体免疫力低下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升高。可以遵医嘱口服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复方阿昔洛韦片等药物治疗。平时可以喝适量的温开水,补充水分。2、风湿免疫性疾病家族中有患风... [详细]
-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指中性粒细胞在减少,其可能是病毒感染、药物因素、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导致的,患者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1、病毒感染如果患者受到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昔洛韦片、利巴韦林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适当喝水,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 [详细]
-
中性粒细胞减少表现是白细胞总数减少,但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时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是引起粒细胞减少的常见原因,如流感。(2)血液系统疾病:粒细胞减少常见于再生障... [详细]
-
用低脂肪饮食是反流性食管炎饮食治疗的关键。因为脂肪能够刺激胆囊收缩素的分泌引起食道下端括约肌张力降低,促使胃食管反流,同时使胃、十二指肠压力差颠倒,造成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由于进过多的脂肪可延缓胃的排空,增加上腹部不适感,使胃膨胀。
-
根据你的描述,安坤片主要用于放环后引起的出血,月经提前量多或月经紊乱腰骶酸痛下腹坠痛,心烦易怒手足心热。对于这种情况,最好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自己私自乱用药物。
-
白细胞计数低下,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能是由于辐射、药物、化学物质的影响,或者是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电离辐射、化学毒物等因素可能干扰生成过程,引发这些症状。患者可能会表现出乏力、全身不适等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检查,以确定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日常生活中,应保证充足的休息,防止过度劳累,饮食中增加维生素的摄... [详细]
-
你好,这是一种遗传病,与染色体的问题有关的。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大便常规呈脂肪泻样改变。生化检查可有各种胰腺消化酶的减少。
-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伴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增多可能是由于感染性血象、药物副作用、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巨球蛋白血症等疾病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1.感染性血象感染性血象是指机体受到病原体侵袭后,为抵御病原体而出现的免疫反应,导致白细胞数量增... [详细]
-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主要是问题是粒细胞减少,其它问题不大,初步建议,粒细胞减少可以见于免疫机能下降,可因为病毒感染,药物理化因素导致。可以中药调理,希望早日康复。
-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停药指征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毒性反应、抗甲状腺药物诱发的免疫介导性血细胞减少症、巨球蛋白血症、感染、恶性肿瘤等。1.抗甲状腺药物毒性反应抗甲状腺药物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来控制甲亢,但同时也会对骨髓造血功能产生抑制作用,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监测白细胞计数是关键,以防止细菌感染。如果出现... [详细]
中性粒细胞减少
共
419
个关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问题
我要提问
推荐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