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现在沙眼发病率很低,如果是沙眼必须做结膜刮片确诊。我考虑您不是沙眼,可能是干眼。戴接触镜会使泪液分泌减少,用眼时间过长等会使瞬目间隔时间延长,泪液蒸发过强而引起眼镜不适。抗结膜炎的药物会加重干眼症状。
-
沙眼口服四环素不行的。一旦发现沙眼应及时治疗。治疗方法可选局部用药,常用眼药水有0.05%~0.1%利福平、10%~30%磺胺醋酰钠、0.1%酞丁胺等,每日3~4次,晚上用眼膏1次,如0.5%四环素眼膏、0.5%金霉素眼膏等。全身用药因用药时间长和药量过大,易发生副作用,故很少使用。有时也可采用手术疗法。
-
您好像这种情况建议继续用药或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
沙眼一般会传染人。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如游泳、共用毛巾等。沙眼患者可能会出现眼红、眼疼、流泪、眼睑结膜充血、乳头增生等症状。沙眼衣原体感染还可能会导致泌尿生殖道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输卵管狭窄、阻塞等情况。沙眼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 [详细]
-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眼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沙眼衣原体是一种微生物,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眼-手-眼的接触、性接触等。如果接触了沙眼患者的眼部分泌物、体液等,可能会导致感染沙眼衣原体。此外,如果与沙眼患者共用毛巾、脸盆等物品,也可能会导致感染沙眼衣原体。感染沙眼衣原体后,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 [详细]
-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等。1、直接接触传播沙眼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如果患者直接接触了患有沙眼的患者,可能会导致沙眼衣原体感染,从而诱发沙眼。2、间接接触传播沙眼衣原体还可以通过间接接触传播,如果患者平时不注意卫... [详细]
-
沙眼发病率很低,如果是沙眼必须做结膜刮片确诊。我考虑您不是沙眼,可能是干眼。戴接触镜会使泪液分泌减少,用眼时间过长等会使瞬目间隔时间延长,泪液蒸发过强而引起眼镜不适。抗结膜炎的药物会加重干眼症状
-
虑是沙眼。建议到医院眼科检查。生活中调节好饮食。饮食忌辛辣。油腻食物。外出避风寒。戴眼镜。减少上网和看电视的时间。多闭目养神。
-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致盲眼病之一。治疗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滴眼液,同时要注意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
如何快速治疗沙眼?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本病病变过程早期结膜有浸润,如乳头、滤泡增生,同时发生角膜血管翳;晚期由于受累的睑结膜发生瘢痕,以致眼睑内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损害,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造成失明。潜伏期5~14天,双眼患病,多发生于... [详细]
-
沙眼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治愈。沙眼主要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但如果不进行干预可能会导致永久性的视力损伤。及时使用抗生素如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降低失明风险。此外,患者还应避免接触可能传播病原体的物品或环境,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在诊断为沙... [详细]
-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偶有急性发作,然后进入慢性过程。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所以被叫做沙眼。
-
沙眼的防治,首重环境卫生。预防接触传染的方法,有:常洗手、不用公共毛巾、不随意揉擦眼睛等。若不幸感染到沙眼,则以“磺胺药剂”及四环素来治疗。口服或点用眼药水眼药膏,二星期至二个月可治愈。
-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偶有急性发作,然后进入慢性过程。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所以被叫做沙眼。
-
1.局部用药0.1%利福平或0.5%金霉素或四环素眼药水每日滴眼3~6次,效果较好。但此类药物水溶后,数周即逐渐失效,需重新配制。若制成眼药膏或混悬液可保存较久。10%~30%磺胺醋酰钠和0.25%~0.5%氯霉素眼药水易于保存,效果亦佳。前述各药一般需持续用药1~3个月。亦可行间歇疗法即用药3~5日后,停药2~4周... [详细]
沙眼
共
7,013
个关于沙眼的问题
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