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情况下,母乳性黄疸指数在5.1μmol/L以下。母乳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3-5天出现黄疸,5-7天达到高峰,在2-3周内消退,最迟不超过4周。母乳性黄疸分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3-4天出现,5-7天达到高峰,最高峰也不超过15mg/dL。一般在生理性黄疸消退后,会出现反复的现象,即使再次出... [详细]
-
一般情况下,母乳性黄疸通常是不需要断奶的,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1、一般治疗母乳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2~3个月,由于母乳中的胆红素过多而出现的一种黄疸。如果母乳性黄疸的情况比较轻微,并没有给新生儿的身体带来不适症状,此时是不需要断奶的。可以通过多喝水、适当排尿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适... [详细]
-
预防母乳性黄疸可以通过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缓解,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1、一般治疗母乳性黄疸通常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一般在2周内就会消退,若是母乳喂养,母亲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促进乳汁的正常分泌,减少母乳的摄入,也可以多给新生儿喝一些温开水,能够... [详细]
-
孩子刚满一个月,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暂时先不治疗,给孩子停止母乳,观察一段时间,要是情况得不到改善的话,建议到妇幼医院进行检查,分析具体病情,对症下药,以免耽误孩子,在平常的时候要注意均衡的膳食,不要挑食偏食,多晒晒太阳,对于缓解黄疸问题是有帮助的。
-
母乳性黄疸一般会在3个月到6个月消退,具体时间需要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判断。母乳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3~5天出现黄疸,2~3周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一般在3个月左右会消退,最长可能不会超过6个月。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乳中的葡萄糖醛酸苷酶水平比较高,而新生儿肝脏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不能及时代谢胆红素,从而导致的一种疾病... [详细]
-
母乳性黄疸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光照治疗的方式来缓解,能够改善疾病。1、一般治疗母乳性黄疸通常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一般在2周内就会消退,若新生儿的黄疸值小于5mg/dL,且没有出现其他不适的症状,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密切关注新生儿的身体变化即可。2、药物治疗如果新生儿的黄疸值高于5mg/d... [详细]
-
母乳性黄疸也是属于一种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在停止母乳喂养之后吧,我就可以恢复到正常,建议可以使用奶粉喂养的宝宝,黄疸消退之后再进行母乳喂养,在此期间可以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避免回奶。
-
母乳性黄疸一般不需要断奶,但如果孩子的黄疸值持续升高,且超过了15mg/dL,建议及时将孩子送往医院治疗。母乳性黄疸通常是指孩子在吃母乳后,由于母乳中的葡萄糖醛酸苷酶的作用,导致孩子肠道内的胆红素分解,产生的胆红素不能够被肝脏充分摄取,从而导致血液中的胆红素升高,出现皮肤发黄的情况。一般在出生后的3-5天出现,1周左... [详细]
-
你好,因吃母乳而发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
母乳性黄疸可以通过暂停母乳喂养、光疗、新生儿疾病筛查、肝脏功能检查、血清学检查等方法来退黄。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1.暂停母乳喂养如果医生确诊为母乳性黄疸,首先需要停止母乳喂养48-72小时。因为母乳中含有能够促进胆红素代谢的酶类物质,停奶后可以使胆红素水平下降,减轻黄疸症状。2.光疗光疗通常采用特定... [详细]
-
母乳性黄疸通常不严重。母乳性黄疸的发生与母乳喂养有关,是因为母乳中含有一种可以促进胆红素代谢的物质,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结合胆红素,从而减少其在血液中的浓度。这种黄疸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只要停止母乳喂养几天即可恢复正常。母乳性黄疸可能需要暂停母乳喂养,但应确保新生儿营养充足,可考虑使用配方奶粉或其他替代品。对于母乳性... [详细]
-
母乳性黄疸好了之后可以继续母乳喂养。母乳性黄疸主要是由于母乳中含有的一种特殊的葡萄糖醛酸苷酶,这种物质能够促进胆红素的重吸收,从而引起胆红素在体内的积聚,出现生理性高胆红素血症的现象。当停止母乳喂养一段时间后,随着机体逐渐适应,胆红素水平会逐渐下降至正常范围,因此可以考虑恢复母乳喂养。如果新生儿黄疸是母乳性黄疸,在停... [详细]
-
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反复。母乳性黄疸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影响了胆红素的代谢,使得胆红素在体内的排泄时间延长,但这种影响通常是暂时的,随着婴儿的成长和肝脏功能的发育,胆红素的代谢能力会逐渐提高,因此不太可能出现反复的情况。母乳性黄疸也可能与新生儿溶血病、先天性胆道闭锁等疾病因素有关。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胆红素代谢... [详细]
-
母乳性黄疸的产妇可以适量吃鸡肉。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肠道菌群未完全建立,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所致。而鸡肉富含蛋白质和铁质,不会影响胆红素水平。因此,母乳性黄疸的产妇可以适量摄入鸡肉,以保证自身营养需求。但若产妇有消化系统疾病或过敏史,则应谨慎食用鸡肉,以免引起不适反应。如果产妇对鸡肉或其他禽类食物过敏,则不建议食用,... [详细]
-
测试母乳性黄疸可以进行血清胆红素水平测定、血型鉴定、溶血试验、肝功能检查、巨球蛋白检测等医学检查。建议咨询医生并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这些检查。1.血清胆红素水平测定通过测量血液中的胆红素含量来确定是否存在黄疸及严重程度。抽取外周静脉血样,在无菌条件下采集并立即送检以获得准确结果。2.血型鉴定明确母亲与婴儿之间的血型差异... [详细]
母乳性黄疸
共
2,983
个关于母乳性黄疸的问题
我要提问
推荐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