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的,母乳性黄疸在中断母乳喂养后黄疸就会有明显的下降。但是中断母乳喂养并非医治手法,黄疸下降也并非已经康复,还是须要带着孩子到正规医院门诊选择查验,诊断后由医生依据孩子的其完成象医治,避免出现病情判定错误的现象大概有其他的并发症。在平常饮食中,妈妈要注重饮食均衡,多吃些易消化,富含维生素,营养丰富的食品。
-
你好,母乳性黄疸是因为吃母乳后所引起的黄疸。是病理性黄疸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一般影响不大,孩子预后较好,母乳性黄疸的孩子出生时皮肤红润,但吃母乳不久后皮肤开始变黄。母乳性黄疸一般在生后4-5天出现,正常足月的婴儿,母乳性黄疸情况会在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可以持续2-3周,以母乳为主的宝宝,则会持续1-... [详细]
-
母乳性黄疸在孩子出生之后吃母亲的乳汁,而且黄疸一直消退不下去,长期就伴随有黄色。还有就是去医院做一个详细的检查,确诊一下,查一下黄疸的指标,这是一个比较准确的方法,最主要的就是母乳性黄疸和母亲的血液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一般情况下在几个月左右母乳性黄疸会逐渐的消失,所以不用过于担心和忧虑。
-
母乳性黄疸不严重的,不要太过于担心了,宝宝确诊是母乳性黄疸就不能再给孩子进行母乳的喂养,需要停止个3-5的时间,看看情况,如果黄疸值已经完全退到安全值,就可以继续喂奶,但是如果还有就得继续停止喂奶,有其他的特殊情况及时给主治医生反映,不要耽误病情。
-
你好,如果孩子一吃母乳就出现黄疸的话那就考虑是母乳性黄疸的。母乳性黄疸受母乳的影响,所以容易反复的。建议您最好是先改为人工喂养。注意监测孩子的黄疸值,给孩子多晒晒太阳有利于退黄,或者是给孩子服用退黄药物茵栀黄颗粒进行治疗
-
母乳性黄疸一般有皮肤发黄、精神不振、腹泻等特征。1、皮肤发黄母乳性黄疸通常发生在出生后3~5天,在2~4周内会达到高峰,在停止母乳喂养后,黄疸会逐渐消退,皮肤会逐渐恢复至正常颜色。2、精神不振母乳性黄疸还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精神不振、不吃奶、哭闹等症状,部分新生儿还可能会出现睡眠时间减少、反应迟钝等表现。3、腹泻如果... [详细]
-
一般情况下,母乳性黄疸的比例并不是特别高,大部分的比例在20%~30%,由于母乳喂养的时间比较长,导致体内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母乳性黄疸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一般在2周内就会消退,而且在消退之后,新生儿的食欲以及精神状态都会比较好。由于母乳中的胆红素含量较高,因此会容易导... [详细]
-
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反复,大部分会在宝宝出生后6-8个月消退,少部分可能会持续到12岁。母乳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到高峰,在2周内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母乳性黄疸分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宝宝出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到高峰,最高峰也不超过15mg/dL。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反... [详细]
-
母乳性黄疸一般会在3-7天消退,具体时间需要根据患儿的身体状况进行判断,通常因人而异。母乳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到高峰,在3-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母乳性黄疸是一种非感染性疾病,主要是因为母乳中的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比较高,可导致胆红素在肠道内被氧化成胆红素,从而出现黄疸。如果患儿身... [详细]
-
通常情况下,确定母乳性黄疸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光照治疗的方法缓解。1、一般治疗母乳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3~5天出现黄疸,5~7天达到高峰,在2周内消退,并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患者症状较轻,一般不需要治疗,可以通过适当地增加喂养次数,多吃母乳,促进胆红素的排泄,从而缓解症状。2、药物治疗如果患者胆红素水平较... [详细]
-
母乳性黄疸为生理性黄疸,一般予停止哺乳后孩子症状可自行缓解。如症状反复,则应进一步检查评估。建议避免焦虑紧张情绪,暂时可予奶粉代替喂养,同时可予茵栀黄颗粒口服对症处理。并注意及时排空乳汁。到医院进一步予血常规、胆红素等检查。
-
孩子的这种情况不用担心,很多新生儿都有这种症状,一般在孩子3、4个月的时候就能好了,现在要给孩子停止母乳,改用奶粉喂养,基本黄疸都是能消除的,如果症状没有缓解,那么要重视,这时候可以照蓝光。
-
您好这个化验结果显示间接胆红素高,这种情况一般说明有感染,母乳性黄疸的可能性较小。不能确定母乳性黄疸。确定母乳性黄疸的办法一般就是停喂母乳48小时,黄疸明显减轻,说明黄疸是母乳导致的。指导意见:这个结果黄疸指数明显高,不正常,应该进行退黄疸治疗。如蓝光照射、茵栀黄等。不排除感染的可能,最好应用点抗生素。
-
母乳性黄疸,顾名思义,是因为婴儿喂养母乳而出现的黄疸。过去认为母乳喂养的婴儿大约只有1%~2%可出现母乳性黄疸,但近年来由于此病逐渐被重视,其实际发病率可能远高于此值。文献报道母乳性黄疸在病因学上可占新生儿黄疸的82.7%。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发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活性高,使婴... [详细]
-
母乳性黄疸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听力损伤、生长发育迟缓、长期皮肤黏膜黄染等危害,严重时可能引起营养不良。1.胆红素脑病胆红素脑病是由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该疾病会导致神经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出现智力低下、运动障碍等后遗症。2.听力损伤听力损伤主要是由于高水平的未结合胆红素对内耳毛细胞造成毒... [详细]
母乳性黄疸
共
2,998
个关于母乳性黄疸的问题
我要提问
推荐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