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打溶解酶的副作用
补充说明:打溶解酶的副作用
a******W 2022-01-17 14:4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打溶解酶的副作用可能包括注射部位红肿、注射部位硬结、过敏反应、感染以及皮肤凹陷。如果副作用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立即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注射部位红肿
注射溶解酶后,机体对药物产生局部炎症反应,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和组织水肿。可表现为注射部位出现红斑、肿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伴有疼痛或触痛。
2.注射部位硬结
由于药物刺激或异物反应,在注射点形成纤维化组织,可能导致硬结形成。常见于长期存在或反复发生的硬结,可能会引起不适或影响美观。
3.过敏反应
个体对溶解酶中的某些成分产生免疫应答,引发I型超敏反应。可能出现荨麻疹、瘙痒等过敏症状,重症可导致呼吸困难甚至休克。
4.感染
在操作过程中,若未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或使用未经消毒的设备,可能导致细菌进入皮肤并造成感染。感染可能导致红肿、热痛、脓液分泌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全身发热、乏力等现象。
5.皮肤凹陷
溶解酶作用于真皮层内的支撑结构,导致胶原蛋白流失过快,从而引起皮肤塌陷。通常会导致面部软组织缺失,出现持久性的凹陷性瘢痕。
建议密切观察注射部位的变化,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以免加重不良反应。
2024-04-13 07:09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毛细血管扩张症是指小血管的持久性扩张。扩张的血管多为小静脉或小动脉,在皮肤上出现红丝状、网状或星状损害。压之褪色。正常人的鼻翼两侧、颧部,因风吹日晒可见轻度毛细血管扩张,属正常范围。但若出现较大范围的扩张,则属某些疾病的表现。
症状起因:(一)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 1.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3.Bloom综合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4.Goltz综合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5.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性大理石皮肤病。 6.蜘蛛瘟:可为先天性,也可为获得性。 (二)老年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为生理的皮肤萎缩、松弛。弹性差引起。 (三)冶并其他疾病者 1.蜘蛛疲 常见.于肝脏病、妊娠、可能与雌激素有关。 2.毛细血管扩张性红斑狼疮 为红斑狼疮少见的类型。可能与光敏和自身免疫机制所致的血管功能紊乱有关。 3.持久性斑疹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为色素性等麻疹的特殊类型。 4.干燥综合征 可能与高Y一球蛋白有关。 5.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疾 病因不明。属淋巴细胞围管性毛细血管炎。 (四)继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1.先天性遗传性①先天性皮肤异色症;②先天性角化不良症;③着色性干皮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血管性疾病①血管瘤;②血管纤维瘤;③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症地静脉曲张;⑤结节性多动脉炎;③肢端动脉痉挛症。 3.物理性①慢性放射性皮炎;②日光性皮炎;③炼钢工人、炊事员长期火烤。 4.内分泌①糖尿病性类脂质渐进性坏死;②酒渣鼻;③孕妇;④肝病雌激素异常。 5.其他①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②肉样瘤病;③嗜酸性肉芽肿;④乳腺癌;⑤癫痕疙瘩。 6.免疫性①红斑狼疮;②硬皮病;③皮肌炎。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血管外科
注射用糜蛋白酶
为蛋白分解酶,具有分解肽链作用。能清洁化脓创面、溶解脓液和坏死组织,助长肉芽组织生长,对眼睫状韧带有选择性松解作用。与抗菌素及磺胺类药物等合用治疗各种炎症、溃疡、脓肿、血肿、脓胸、中耳炎及白内障摘除等
荨麻疹丸
清热祛风,除湿止痒。用于风,湿,热而致的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
肤痒颗粒
祛风活血,除湿止痒。用于皮肤瘙痒病,荨麻疹。
维生素C片
1.用于防治坏血病,也可用于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及紫癜等辅助治疗。克山病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时,可用大剂量本品治疗。2.用于慢性铁中毒的治疗(维生素C促进去铁胺对铁的络合,使铁排出加速)。3.用于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治疗有效。4.用于治疗肝硬化、急性肝炎和砷、汞、铅、苯等慢性中毒时肝脏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