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异常凝血酶原> 异常凝血酶原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异常凝血酶原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发病时间:不清楚

异常凝血酶原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补充说明:异常凝血酶原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2022-01-20 14:07

异常凝血酶原 维生素K缺乏症 慢性肝病 维生素K 维生素K缺乏 肝脏 出血 皮肤瘀斑 内脏出血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郑荣立 主治医师 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诊治各类血液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疾病的诊疗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腔灌注治疗,从事淋巴瘤的研究。

提问

异常凝血酶原升高可能是维生素K缺乏症、慢性肝病等原因引起的 。因为维生素K是合成凝血因子II的辅酶抑制剂,维生素K缺乏时,人体不能正常合成凝血因子Ⅱ。只能合成异常凝血因子Ⅱ,导致异常凝血因子Ⅱ增加。慢性肝病患者由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下降,只能合成异常的凝血因子,即凝血因子II异常升高。人体内凝血酶原的异常升高会导致凝血功能下降,更容易出现各种出血症状,如皮肤瘀斑,有的甚至内脏出血。

2022-06-13 09:29

举报

医生回答(1)

赵丽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异常凝血酶原增高,见90%以上的肝细胞肝癌,均值可高达900μgL。40%~50%转移性肝癌也见APT提高,但其均值较低。注重休息。

2022-01-20 16:1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维生素K缺乏

维生素K缺乏是维生素K缺乏症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状。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K引起的凝血障碍性疾病。

  • 症状起因:病因:由于缺乏维生素K。 (一) 摄入不足 乳类含维生素K较少,人乳中维生素K含量仅为牛乳中含量的1/4,且母乳喂养婴儿肠道内细菌合成维生素K较少,因此,单纯母乳喂养未添加辅食的婴儿易患本病。此外,小儿生长发育快,对维生素K需要量较大,更易发生摄入不足。 (二) 吸收障碍 患肝、胆、胰腺疾病如阻塞性黄疸等及任何原因引起的慢性腹泻等均可影响脂溶性维生素K在肠道内吸收。 (三) 利用障碍 病毒感染等任何原因损害肝功能,均可造成维生素K依赖因子合成障碍。 (四) 合成减少 长期口服广谱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因抑制肠道内细菌,致使维生素K合成减少。 (五) 抗凝药物的应用 抗凝药物双香豆素能抑制肝脏中的羧化酶,使维生素K依赖因子生成减少。水杨酸是双香豆素降解产物,也具有双香豆素类似作用,故应用大剂量水杨酸盐治疗风湿病时,应补充维生素K。

  • 可能疾病: 新生儿呕血和便血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营养科

适用药品

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溶液

1.用于心肌炎、心肌病及冠心病的治疗;2.用于缺血缺氧脑病、脑供血不足、高热或缺氧性颅脑损伤的治疗;3.用于脂肪肝、急慢性肝炎硬化及酒精性肝病等疾病的治疗。

醋酸甲萘氢醌片

维生素类药。主要适用于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凝血障碍性疾病。如肠道吸收不良所致维生素K缺乏。各种原因所致的阻塞性黄疸、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胰腺炎和广泛小肠切除后肠道吸收功能减低;长期应用抗生素可导 致体内维生素K缺乏,广谱抗生素或肠道灭菌药可杀灭或抑制正常肠道内的细菌群落,致使肠道内细菌合成的维 生素减少;双香豆素等抗凝剂的分子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在体内干扰其代谢,使环氧叶绿醌不能被还原成维生素K,使体内的维生素K不能发挥其作用,造 成与维生素K缺乏相类似的后果。

替比夫定片

1.替比夫定用于有病毒复制证据以及有血清转氨酶(ALT或AST)持续升高或肝组织活动性病变证据的慢性乙型肝炎成人患者。2.本适应症基于核苷类似物初治的、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的、肝功能代偿的,慢性乙型肝炎成年患者的病毒学、血清学、生化学和组织学应答结果。未在合并HIV、HCV或HDV感染的乙型肝炎患者中评估过替比夫定的作用。未在肝移植患者或失代偿肝病患者中评估过替比夫定的作用。对核苷类似物逆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尚无应用替比夫定的设计良好的对照研究,但估计其可能与拉米夫定存在交叉耐药。

维生素K1注射液

用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如梗阻性黄疸、胆、慢性腹泻 等所致出血,香豆素类、水杨酸钠等所致的低 肝炎 肝硬化 肠炎 黄疸 慢性乙肝 乙肝 拉肚子 新生儿出血症

推荐医生更多

常新庭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科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向建 主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张金敏 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王敏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