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狂躁症> 狂躁症是什么原因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狂躁症的病因可能包括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异常、心理社会因素、生活压力事件以及脑结构异常。针对不同的病因,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建议患者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1.遗传因素
狂躁症可能有家族聚集性,若直系亲属患有此病,则后代患病风险增加。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氯丙嗪片、氟哌啶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神经生化异常
神经递质平衡失调可能导致情绪控制能力下降,进而诱发狂躁发作。针对神经生化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精神病药和心境稳定剂两类,如碳酸锂、奥氮平可以改善病情。
3.心理社会因素
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或遭受重大创伤可能会导致大脑皮层功能紊乱,从而出现情绪高涨的情况。心理治疗有助于减轻由特定触发因素引起的狂躁症状,例如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个体识别并改变导致情绪波动的思维模式。
4.生活压力事件
当个体经历重大生活变化时,如失业、离婚或亲人去世,可能会因为适应不良而陷入抑郁状态,但这种状态有时会被强烈的愤怒和冲动所掩盖。心理咨询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倾听和支持帮助个体应对压力源,减少情绪波动。
5.脑结构异常
某些研究发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海马体可能存在体积减小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神经元连接异常所致。经颅磁刺激是一种无创性的方法,能够调节大脑神经活动,对于改善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有一定的作用。
建议定期进行精神状况评估以及实验室检测,以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可考虑进行MRI扫描或PET-CT成像来评估大脑结构和代谢水平。

2024-01-30 17:4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情感障碍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

又称情感障碍(affectivedisorders)和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s)。既往称为情感性精神病(affective psychoses)。它是一组以情感显著而持续地高涨或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精神障碍,常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情感障碍的表现具有很大的变异,较轻的可以是对某种负性生活事件的反应,重的则可成为一种严重的复发性甚至慢性致残性障碍。病情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常反复发作,多数可缓解,少数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这类精神障碍首次发病年龄多在16~30岁之间。临床上可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双相障碍和持续性心境障碍4个类型。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心理咨询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江长旺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廖芙蓉 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