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下消化道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下消化道出血可能表现为便血、腹痛、腹泻、腹部肿块、贫血等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尽快就医以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1.便血
由于病变侵犯血管或者黏膜损伤导致下消化道出血,血液随着大便排出形成便血。便血通常发生在直肠和结肠,表现为粪便颜色变红或带有鲜红色血丝。
2.腹痛
腹痛可能是由炎症性肠道病、憩室炎等引起的,这些疾病会导致胃肠平滑肌痉挛,进而引发疼痛。腹痛可能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右下腹,具体取决于病因。
3.腹泻
当存在细菌感染时,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其出现炎症反应,从而引起腹泻的发生。腹泻可能导致频繁排便且伴有水样或糊状大便,严重时可引起脱水。
4.腹部肿块
腹部肿块可能是肿瘤、息肉或其他增生性疾病的表现,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下消化道出血。肿块通常可在左下腹或肚脐周围触及,大小不一,触感可能柔软或坚硬。
5.贫血
长期慢性失血会引起铁储备减少,影响红细胞合成,进而导致贫血。贫血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有心慌、呼吸困难等表现。
针对下消化道出血,可以进行电子结肠镜、CT扫描等以评估消化道状况。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药物止血、内窥镜下止血或手术治疗。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肠道压力。

2024-03-28 07:1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下消化道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是指距十二指肠悬韧带50cm以下的肠段,包括空肠、回肠、结肠以及直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习惯上不包括痔、肛裂引起的出血在内,其临床表现以便血为主,轻者仅呈粪便潜血或黑粪,出血量大则排出鲜血便,重者出现休克。

推荐医生更多

常新庭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科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向建 主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张金敏 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王敏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