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凝血障碍> 引起止血和凝血障碍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精选回答(1)

潘琳莉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血液、肿瘤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提问

引起止血和凝血障碍的常见原因,包括血小板数量异常、血小板质量缺陷、凝血因子缺陷等。

1、血小板数量异常

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血小板增多症是指血小板计数超过正常范围,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最常见类型,主要表现为出血,可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多能干细胞的骨髓增殖性疾病,由于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殖,导致正常的造血受到抑制,患者会出现发热、乏力、体重减轻、脾脏肿大等症状。

2、血小板质量缺陷

如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病、巨幼细胞贫血等。血小板无力症是指血小板的质量和数量异常,由于血小板的质量缺陷,导致血小板无法正常发挥止血和凝血的功能,患者会出现皮下出血、黏膜出血等症状。巨幼细胞贫血是一种由于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所致的贫血,患者会出现乏力、头晕、心悸、气短等症状。

3、凝血因子缺陷

如维生素K缺乏症、血友病等。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维生素K吸收障碍或合成不足所致的出血性疾病,患者会出现皮下出血、肌肉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出血等症状。血友病是由于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患者会出现关节、肌肉、黏膜出血,严重者会出现内脏出血、颅脑出血等症状。

此外,还可能与药物因素、感染、维生素缺乏等有关。出现凝血障碍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治疗。对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羟基脲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凝血因子进行治疗。

2021-09-09 10:0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throbocythemia)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为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是指外周血液中血小板数量超过正常血小板计数的上限400×109/L。功能也不正常,骨髓巨核细胞过度增殖。由于本病常有反复出血,故也名为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率不高,多见40岁以上者。主要病理生理特点有:克隆性,反应性或继发性,家族性或遗传性。治疗仍有待解决。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