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脚后跟> 脚后跟手术后皮肤坏死症状

脚后跟手术后皮肤坏死症状

发病时间:不清楚

脚后跟手术后皮肤坏死症状

补充说明:脚后跟手术后皮肤坏死症状

2022-01-22 21:27

脚后跟 手术 皮肤坏死 皮肤 疼痛 跟骨 软组织损伤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徐楚江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擅长:对四肢骨折创伤,足踝部畸形矫形及功能重建,踇趾外翻、马蹄内翻足、平足,锤状趾;对足踝部创伤足踝部运动损伤的处理具有较高造诣

提问

脚后跟手术后皮肤坏死症状是手术切口周围皮肤变黑,伤口渗出和疼痛和轻微的伤口坏死。特点是伤口愈合不良。患者在术后换药期间出现持续的伤口渗出。这是因为跟骨手术后漏血较多,跟骨周围皮肤血液循环不良,术后皮肤难以愈合。如果手术切口选择不当或手术过程中软组织损伤较多,伤口周围皮肤会坏死甚至不愈合,严重者会引起感染。

2022-07-20 15:31

举报

医生回答(1)

林东升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我个人提议给予正规医治,促进部分恢复。自己也有长好的大概,但时候会很长。最佳是把部分坏死的组织消除掉,然后给予正规换药,抗炎等医治,收缩局部恢复的时候。

2022-01-22 21:5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皮肤坏死

皮肤坏死是指皮肤出现红斑、水肿、水疱以及皮肤坏死,真皮微血管有血栓形成改变。 复发性皮肤坏死性嗜酸粒细胞血管炎(recurrent cutaneous necrotizing eosinophilic vasuclitis)是以全身性红色丘疹、出血性丘疹、血管性水肿、风团性斑块、黏膜炎、牙龈炎、全秃等。偶有环状红斑、水肿性损害及水疱的皮肤血管炎。

  • 症状起因:(一)发病原因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很清楚。考虑由嗜酸粒细胞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存在的黏附分子能使嗜酸粒细胞不断得到补充。嗜酸粒细胞在内皮细胞处与细胞素诱导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型(VCAM-1)相结合,通过整合素晚期活性抗原4型(VLA-4)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型(ICAM-1)对嗜酸粒细胞移往内皮细胞起重要作用。通过嗜酸粒细胞释放白细胞五烯、C4及血小板致活因子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并通过颗粒蛋白的释放,导致嗜碱粒细胞及肥大细胞组胺的释放而产生病理变化。病理主要为真皮小血管坏死性血管炎。病理可见管壁有纤维蛋白样坏死,整个真皮有嗜酸粒细胞浸润,有轻度或白细胞碎裂现象。真皮一般正常,偶见表皮内水疱或有嗜酸粒细胞浸润。间接免疫荧光检查在血管壁及血管周围的细胞内外,均有主要基本蛋白与来源于嗜酸粒细胞的神经毒素大量沉积,并可见真皮中,特别在血管周围有肥大细胞(用肥大细胞胰蛋白酶染色) 增多。电镜检查可见小血管壁及内皮细胞有异常,有嗜酸粒细胞及游离的嗜酸性颗粒的黏附,并可见损伤的内皮细胞。嗜酸粒细胞可见胞质颗粒及细胞器丧失,核的染色质溶解。内皮细胞的异常有核固缩,细胞肿胀,线粒体破坏,细胞膜破裂等。在胶原束之间有变性大嗜酸粒细胞及游离的颗粒。用免疫过氧化酶染色,可见小血管内皮细胞有VCAM-1沉积,并有VLA-4阳性大嗜酸粒细胞黏附。真皮浅表累及血管VCAM-1呈强阳性。

  • 可能疾病: 急性蜂窝织炎 电烧伤 皮肤病 鼻疽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皮肤病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