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面神经痉挛> 面神经痉挛的中医治疗方剂

面神经痉挛的中医治疗方剂

发病时间:不清楚

面神经痉挛的中医治疗方剂

补充说明:面神经痉挛的中医治疗方剂

2022-01-22 21:28

面神经痉挛 面肌痉挛 肌肉抽动 抽搐 面瘫 三叉神经痛 偏头痛 痉挛 针灸 手术 微血管减压术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擅长:常见的临床症状如头痛、头晕、抑郁等,以及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病、运动障碍疾病等

提问

面神经痉挛的中医治疗方剂有千正散。
在面神经痉挛的治疗中,千正散可用于中药。一般来说,本方具有祛风、化痰、通络和止痉的作用。主要治疗头面部经络中的风、口眼偏斜和区域抽搐、舌浅红色、皮毛白色。临床上,经常用于治疗面瘫、三叉神经痛和偏头痛,这些都属于风阻患者。传统中药用于治疗局部痉挛,必须与针灸和按摩相结合。在疗效范围内,电针和电刺激也可用于预防局部痉挛症状的延迟、复发和再生。
如果局部痉挛的效果不明显,手术治疗,包括微血管减压术,是唯一可以治愈面肌痉挛症状的手术,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022-09-23 15:57

举报

医生回答(1)

柴月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面神经痉挛被称为面肌痉挛。出现面肌痉挛时,重要的病症是阵发性、不规则的半边面部的肌肉抽动。初期病症是眼轮匝肌抽搐,随着时候的推移,病患会出现同侧的口角四周肌群的不随便收缩,少量病患会伴随两侧面肌的抽搐。因此医治面肌痉挛最佳选公立医院门诊,防止给自己带来不用麻烦。

2022-01-22 22:4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面肌痉挛 (面肌抽搐,偏侧面肌痉挛症)

面肌痉挛亦称面肌抽搐或偏侧面肌痉挛症,是一侧面神经受激惹而产生的功能紊乱症候群。多是一侧,双侧罹患者很少,约占4%。患者多是40岁以上成人,男女性别之比为2∶3。发病率约占人群之64/100000。Stocks曾报道一家四代人中有13人患病,但非遗传性疾病。此病早在16世纪初我国医书《审视瑶函》中即有记载。但由于其病因病理不明,长期被认作不治之症。耳科学中很少论及此病,直到最近20年来广泛开展耳神经外科工作之后,才对该病进行了深入研究,使之成为耳科学中一个重要疾病。

适用药品

十三味红花丸

1.藏医:补肝益肾,解毒通淋。用于肝萎缩,外伤引起的肾脏肿大,肝热症,小便癃闭,性水肿,化合毒中毒症,“亚玛”虫病。2.中医: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梅毒,疱疹尖锐湿疣,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淋菌尿道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3.运动系统: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肩周炎,颈椎炎,骨质增生,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外伤致骨折,挫伤等原因的各种疼痛。4.心脑血管系统:脑震荡及后遗症,脑血栓及后遗症,脑栓塞及后遗症,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症,中风,瘫痪,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各种原因引起的癫痫和惊风等。5.神经系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官能症,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各类神经性障碍,各类神经性炎症等。6.白脉病:指气血交搏,运行受阻而不能内充肚腑、外达肌筋、骨骼、损及白脉引起的以麻木、肿痛、萎缩、拘挛为特征的病症,又称“白痹”,外遇风寒湿气,内伤疫热、毒热,劳累过度等,均为诱发本病之因素。

沉香十七味丸

“白脉病”:白脉包括大脑、小脑、延脑脊髓,以及各种神经。出现口眼歪斜四肢麻木、肌筋萎缩、偏瘫、麻痹、言语不清等症状。“赫依”血不调:是指赫依与血相互不合而形成的疾病,本方指跌打损伤、扭挫伤、筋骨肿痛、骨质增生、颈椎病、肥大性脊椎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面瘫等引起的疼痛瘀肿、功能障碍等症状。

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

用于成人及6-17岁儿童有或无先天的头痛发作的急性治疗。不适用于预防头痛,不适用于半身不遂或基底部头痛患者。

天蚕胶囊

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颌下淋巴结炎面瘫,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皮肤瘙痒

推荐医生更多

张彩东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

余明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侯万东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