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怎么治疗
补充说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怎么治疗
a******W 2022-01-24 10:5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可以通过饮食疗法调整、抗酸药物治疗、胃黏膜保护剂、益生菌制剂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饮食疗法调整
通过减少辛辣、油腻及含酒精食物摄入量来缓解症状。这些食物可能加剧胃部不适感,影响胃黏膜愈合过程。
2.抗酸药物治疗
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和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按医嘱服用。这类药物能有效降低胃酸分泌,减轻因高酸度引起的炎症反应。
3.胃黏膜保护剂
主要有铝碳酸镁片、硫糖铝咀嚼片等,可依据病情需要口服。此类药物能够覆盖于受损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促进其修复。
4.益生菌制剂
主要包括乳杆菌、双歧杆菌等活菌制剂,可通过口服补充。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消化吸收功能,进而缓解由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相关症状。
患者应避免暴饮暴食以及睡前3小时内进食,以减少胃部负担。同时,建议定期复查胃镜,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024-04-08 04:31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慢性胃炎(chronicgastritis,CG)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病变。临床上主要包括两大类即慢性浅表性胃炎(superficial gastritis)和萎缩性胃炎(atrophic gastritis),其他还有部分特殊类型的胃炎,如胆汁反流性胃炎、门脉高压性胃病、尿毒症性胃炎等。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致病因素为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所致。慢性胃炎的反复发作可引起胃黏膜腺体的萎缩和肠上皮化生,部分病例可出现腺体的不典型增生。发病机制与致病因子的长期作用使黏膜屏障损害有关。胃黏膜屏障主要是指胃黏膜的防御修复,可分为5个层次。H.pylori感染可以造成各环节的屏障损害。业已表明,慢性胃炎在临床十分常见,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是门诊就诊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诃子五味胶囊
清肝、利胆、除湿、祛毒、消炎。适应于各种肝炎、胆囊炎等疾病引起的肝胆热症、黄胆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下垂、胃痛、胃酸过多、恶心、呕吐、泛酸、嗳气、食欲不振、胃脘疼痛、腹胀等病症。
乐儿康颗粒
益气健脾,和中开胃。用于提高小儿机体免疫力;治疗小儿食欲不振、厌食偏食、营养不良及营养平衡失调引起的面黄体弱、发育迟缓、夜寝不宁、小儿多动症以及急慢性腹泻,腹胀便溏、消化不良及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
益气和胃胶囊
健脾和胃,通络止痛。用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兼胃热瘀阻证,症见胃脘痞满胀痛、食少纳呆、大便溏薄、体倦乏力、舌淡苔薄黄、脉细。
胆汁槟榔维B1胶囊
用于各种便秘以及由于腹腔炎症、肠粘连、肝胆疾病等的胃肠功能紊乱而引起的腹痛、食欲不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