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呼吸内科>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

精选回答(1)

罗文才 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内科常见病呼吸、消化、心内科等多发病,特别是危重中毒等疾病治疗

提问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初期,部分患者可能不会出现任何明显症状,这部分患者属于无症状患者,其他大多数患者常见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但除此之外,因为患者个体存在一定差异,所以一部分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肌肉疼痛、胸闷、咽喉疼痛、鼻塞、流鼻涕、腹泻、味觉异常等不适症状,但由于上述不适症状缺乏特异性,可多见于其他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并不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所特有的症状。其中,轻型患者多表现出低热、轻微乏力、嗅觉及味觉障碍等不适症状,一般无肺炎表现;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极少数患者还可能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及肢端缺血性坏死等表现。建议出现上述不适症状的患者及时到附近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行相关检查,明确有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目前,尚未发现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因此,临床上主要以隔离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若明确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进行治疗。若明确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也需加强预防,尽早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加强针,平时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尽量减少与他人个人物品的直接接触,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切的场所,以防感染。

2022-01-21 15:5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发烧 (发热)

发热(feVer,pyrexie)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是人体对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临床表现。可见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

  • 症状起因:引起发热的疾病很多,根据致病原因不同可分为两类。 一、感染性疾病 在发热待查中占首位,包括常见的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全身性或局灶性感染。以细菌引起的感染性发热最常见,其次为病毒等。 二、非感染性疾病 1、血液病与恶性肿瘤 如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淋巴瘤、结肠癌、原发性肝细胞癌等。 2、变态反应疾病 如药物热、风湿热。 3、结缔组织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IE)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等。 4、其他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危象。严重失水或出血、热射病、中暑、骨折、大面积烧伤、脑出血、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等。

  • 可能疾病: 夏季感冒 恶寒发热 有头疽 血清病性荨麻疹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普外科、内科

推荐医生更多

李邦良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李勇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冉然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梁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李群 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吴迪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