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交感型颈椎病> 交感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是

精选回答(2)

王晓东 主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三甲

擅长:各种骨科疾病:颈椎病 腰椎疾病 膝骨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脊柱侧弯 肩周炎 骨折术后及康复

提问

交感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一般是交感神经症状 。
交感型颈椎病一般是因为颈椎间盘退变以及节段性不稳定等原因所引起,由于椎动脉受到刺激,所以会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心悸、心律失常等症状。交感型颈椎病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塞来昔布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比较严重,还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还应注意避免颈部受凉,以免导致症状加重。

2023-07-22 07:17

举报

吕浩然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各种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椎间盘镜、椎间孔镜)、骨肿瘤及脊椎骶骨转移癌的诊断治疗、脊柱侧弯的矫形治疗;

提问

交感型颈椎病一般表现为脑部症状、眼部症状、耳部症状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以及眩晕等症状表现,还有部分患者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弱等。同时很多交感型颈椎病患者还可能会出现眼部症状表现,如眼睛发涨眼球干涩、视力下降以及视物不清等。另外患者也可能会出现耳鸣、耳朵堵塞不通、听力下降等耳部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2022-01-25 09:4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颈椎间盘退变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 ,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本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临床辨证主要分为肝肾亏虚、风寒湿痹两种类型。颈椎位于头部、胸部与上肢之间、又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由于承受各种负荷、劳损,甚至外伤,所以极易发生退变。大约30岁之后,颈椎间盘就开始逐渐退化,含水量减少,并伴随年龄增长而更为明显,且诱发或促使颈椎其它部位组织退变。生物力学角度来看,第5—6、第6—7颈椎受力最大,因此,颈椎病的发生部位在这些节段较为多见。有统计表明,50岁左右的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患过或正患此病,60岁左右则达50%,70岁左右几乎为100%,可见此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 症状起因:颈椎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椎间盘的退行性变。颈椎位于头颅与胸廓之间,颈椎间盘在承重的情况下要做频繁的活动,容易受到过多的细微创伤和劳损而发病。 其主要病理改变是:早期为颈椎间盘变性,髓核的含水量减少和纤维环的纤维肿胀、变粗,继而发生玻璃样变性,甚至破裂。颈椎间盘变性后,耐压性能及耐牵拉性能减低。当受到头颅的重力和头胸间肌肉牵拉力的作用时,变性的椎间盘可以发生局限性或广泛性向四周隆突,使椎间盘间隙变窄、关节突重叠、错位,以及椎间孔的纵径变小。由于椎间盘的耐牵拉力变弱,当颈椎活动时,相邻椎骨之间的稳定性减小而出现椎骨间不稳,椎体间的活动度加大和使椎体有轻度滑脱,继而出现后方小关节、钩椎关节和椎板的骨质增生,黄韧带和项韧带变性,软骨化和骨化等改变。

  • 可能疾病: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退行性黄韧带肥厚 颈椎病 颈椎脱位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骨科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