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狂躁症> 青春期狂躁症原因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青春期狂躁症的原因可能包括遗传因素、神经内分泌障碍、脑结构异常、心理社会压力、药物或物质滥用等。鉴于其可能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发育及日常生活,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1.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狂躁发作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若父母一方患有此病,则子女患病概率约为70%。因此,针对有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基因检测和心理咨询。
2.神经内分泌障碍
神经内分泌障碍可能导致大脑中神经递质失衡,引起情绪波动大、易怒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片、利培酮片等改善病情。
3.脑结构异常
脑结构异常包括额叶皮层薄化、海马萎缩等,这些都可能影响情绪调节中枢的功能,导致情感控制能力下降。针对此类患者,可考虑认知行为疗法或生物反馈治疗以帮助调整不当思维模式和身体反应。
4.心理社会压力
心理社会压力会导致个体对生活事件产生过度的情感反应,从而增加患青春期狂躁症的风险。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等,旨在帮助个体识别并应对负面思维模式。
5.药物或物质滥用
某些药物或物质滥用可能会干扰大脑中的神经传递素平衡,诱发或加重狂躁症状。戒除相关药物或物质是关键,同时需监测可能出现的戒断症状。对于存在依赖性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氯丙嗪片、氟哌啶醇片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除此之外,建议关注睡眠质量,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减轻症状。必要时,建议患者到医院的精神科就诊,完善血常规、头颅MRI等检查,以便进一步明确诊断。

2024-03-12 18:1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发育不良痣 (发育不良痣综合征,B-K综合征)

发育不良痣(dysplasticnevus)又名发育不良痣综合征;B-K综合征;临床上常被误认为是浅表播散性恶性黑色素瘤。而本病与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倾向于家族发病。约有1/3~1/5的发育不良痣组织学与恶性黑色素瘤相近。发育不良痣所存在的分化障碍可能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损害可发生于体表任何部位,切除仍是目前首选治疗方法。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心理咨询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江长旺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廖芙蓉 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