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体位性低血压原因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脊髓损伤后体位性低血压可能由神经损伤导致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引起,也可能是药物副作用、电解质失衡、糖代谢异常、年龄因素所致。患者应尽快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神经损伤导致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脊髓损伤可能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受损,影响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进而引起体位性低血压。针对神经损伤的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如使用神经营养药、维生素B族等。
2.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血管扩张或收缩不均,从而引起体位性低血压。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和剂量管理是关键。例如,在医师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或更换其他不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
3.电解质失衡
电解质平衡对维持正常的血压至关重要,当钠、钾等离子浓度异常时,会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纠正电解质失衡通常需要静脉注射或口服补充电解质溶液,如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
4.糖代谢异常
高血糖状态会引起渗透压增高,血容量减少,使回心血量下降,心脏射血量减少,导致外周动脉供血不足,出现低血压的现象。控制血糖水平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可通过饮食调节和口服降糖药实现,如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齐特缓释片等。
5.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各器官组织逐渐老化,包括心血管系统,这可能会增加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对于老年人群,应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避免快速从卧位变为直立位,以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风险。
建议定期进行血压监测以及脊髓功能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体位性低血压的问题。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合理的饮食习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突然变换姿势,以减少晕厥发作的风险。

2024-02-04 00:3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体位性低血压 (直立性脱虚)

体位性低血压又叫直立性脱虚,是由于体位的改变,如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低血压。通常认为,站立后收缩压较平卧位时下降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即为体位性低血压。

  • 症状起因:体位性低血压分为突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突发性多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直立性小动脉收缩功能失调所致。主要表现是直立时血压偏低,还可伴有站立不稳,视力模糊,头晕目眩,软弱无力,大小便失禁等,严重时会发生晕厥。继发性多见于脊髓疾病,急性传染病或严重感染(如大叶性肺炎),内分泌紊乱,慢性营养不良或使用降压药、镇静药之后。

  • 可能疾病:中暑衰竭  

  •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