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龈下刮治术有什么后遗症
补充说明:龈下刮治术有什么后遗症
a******W 2022-02-08 15:0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龈下刮治术可能引起出血、感染、牙龈退缩、牙齿敏感和咀嚼困难等后遗症,建议在专业牙医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出血
龈下刮治术后可能会导致牙龈组织受损,引起局部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出现出血的症状。出血通常发生在手术操作区域,可能伴有口腔卫生差引起的牙菌斑和牙石堆积。
2.感染
由于龈下刮治术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在去除牙石的同时也会破坏牙周膜,导致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并扩散至全身,引发感染。感染多发生于手术部位,患者可能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
3.牙龈退缩
如果患者本身存在牙龈炎等炎症性疾病,在进行龈下刮治时会对牙龈造成刺激,使炎症加重,进而诱发牙龈退缩。牙龈退缩常见于深度清洁过程中受到机械性损伤较大的区域,可伴随牙根暴露和敏感。
4.牙齿敏感
牙齿敏感是由于龈下刮治术中去除过多牙体硬组织或者牙髓暴露所致。这会导致牙本质小管暴露,增加外界刺激物如冷热酸甜食物对牙髓的感受,从而引起牙齿敏感。牙齿敏感通常出现在受过创伤或有龋齿的牙齿上,患者可能感受到牙齿对温度变化特别敏感。
5.咀嚼困难
龈下刮治术后会引起局部软硬组织的暂时性水肿,影响咀嚼功能,从而出现咀嚼困难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手术后的炎症反应导致的暂时性的咀嚼功能下降,随着炎症的消退,这种症状会逐渐缓解。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牙周探诊、X线检查以评估牙槽骨吸收情况。治疗措施包括龈下刮治术、超声波洁牙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到医院进行口腔健康检查,避免食用过硬或过冷的食物,以减少牙齿敏感的发生。
2024-03-19 06:55
举报向医生提问
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在我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HFRS)。在病原体未解决前,在我国称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朝鲜称朝鲜出血热(KHF);在俄罗斯称出血性肾病肾炎(HNN);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确立及病原学的解决,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现我国仍沿用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名。
牙科超声综合治疗器(商品名:迈格磁致伸缩牙科综合治疗仪)
口腔临床治疗中做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管荡洗。
肠内营养乳剂(TP)
本品适用于有胃肠道功能的营养不良或摄人障碍的患者,包括创伤或颅面部、颈部手术后患者;咀嚼、吞咽困难患者;意识不清或接受机械换气的患者;手术后需要补充营养的患者;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等。本品不含膳食纤维,可用于严重胃肠道狭窄病人;肠瘘病人;术前或诊断前肠道准备。
西地碘含片
用于慢性咽喉炎、口腔溃疡、慢性牙龈炎、牙周炎。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