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心胸外科> 肺积水> 肺积水症状怎么治疗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肺积水的症状可以通过利尿剂治疗、胸腔穿刺引流、抗生素治疗、抗结核治疗、抗肿瘤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利尿剂治疗
利尿剂通过促进体内水分排出来缓解肺积水的症状。常用的利尿剂包括、螺内酯等。利尿剂能够增加肾脏排水速度,减轻水肿和积液现象。适用于因心力衰竭等原因引起的肺积水。
2.胸腔穿刺引流
胸腔穿刺引流通常在影像学引导下进行,在局部麻醉下将胸膜腔内的液体抽吸出来。此方法可以直接减少胸膜腔的压力差,从而降低肺泡壁毛细血管通透性,防止蛋白质外渗;同时促使已经渗出的蛋白吸收,有利于肺部组织修复。
3.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需依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口服或静脉注射。该措施针对由感染引起肺积水的病因学机制发挥作用,可抑制或杀死致病菌,控制炎症过程。
4.抗结核治疗
抗结核治疗通常采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方式,如异烟肼、利福平等,患者需要遵循医嘱长期服用。该措施旨在根治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进而消除导致肺积水的原因之一——结核性胸膜炎。
5.抗肿瘤治疗
抗肿瘤治疗主要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方式,具体方案需根据癌症类型和分期制定。该措施针对恶性肿瘤引起的肺积水,通过杀灭癌细胞或阻断其生长途径来缓解病情。
在治疗肺积水期间,应避免吸烟,因为烟草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加重肺部损伤。饮食方面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高盐食物摄入过多,以免加重水肿。

2024-04-16 12:3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肺积水 (肋膜积水)

肺积水医学上通常叫「肋膜积水」,水是堆积在肺脏的外面,它可以是感染发炎引起(如:肺炎、肺结核…都可以合并肋膜积水),也可以是一些自体免疫疾病引起(如:红斑性狼疮),还有很多肺部疾病都会合并肋膜积水。

  • 症状起因:胸腔积液与吸收的机制 健康人的胸膜腔为负压(呼吸时平均为-5cmH2O,1cmH2O98Pa),胸液中含蛋白质,具有胶体渗透压(8cmH2O)。胸液的积聚与消散亦与胸膜毛细血管中渗透压、静水压有密切关系。壁层胸膜由体循环供血,毛细血管静水压高(30cmH2O);脏层胸膜则由肺循环供血,静脉压低(11cmH2O)。体循环与肺循环血膜以相等速度被吸收 根据动物实验测算,人体每天胸膜腔可有0.5~1L液体通过。胸液中的蛋白质主要经由淋巴管进入胸导管。 胸膜炎症可使管壁通透性增高,较多蛋白质进入胸膜腔,使胸液渗透压增高。肿瘤可压迫、阻断淋巴引流,致使胸液中蛋白质积累,导致胸腔积液。门静脉肝硬化常有低蛋白血症,血浆胶质渗透压降低,可产生漏出液,当有腹水时,又可通过膈肌先天性缺损或经淋巴管而引起胸腔积液。变态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心血管疾病或胸外伤等,增有可能产生胸腔积液。 诊断 影像诊断胸腔积液量0.3~0.5L时,X线仅见肋膈角变钝;更多的积液显示有向外侧、向上的弧形上缘的积液影。平卧时积液散开,使整个肺野透亮度降低。液气胸时积液有液平面。大量积液时整个患侧阴暗,纵隔推向健侧。积液时常边缘光滑饱满,局限于叶间或肺与膈之间,超声检查有助诊断。 B超可探查胸液掩盖的肿块,协助胸腔穿刺的定位。CT检查能根据胸液的密度不同提示判断为渗出液、血液或脓液,尚可显示纵隔、气管旁淋巴结、肺内肿块以及胸膜间皮瘤及胸内转移性肿瘤。CT检查胸膜病变有较高的敏感性与密度分辨率。较易检出X线平片上难以显示的少量积液。 胸腔积液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全身性疾病或胸膜疾病的一种后果。 心力衰竭、肝硬化、肺炎、肺结核、肺肿瘤、血液中蛋白质过低、等均是可能原因。 胸腔积液分为漏出液(transudate)和渗出液(exudate)。前者发生在影响胸膜腔液体形成或吸收的全身因素改变时,例如低白蛋白血症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或充血性心衰的静水压升高。渗出液发生在胸膜表面或淋巴管有病变时,在由细菌性肺炎、结核病或肿瘤引起的胸膜疾病,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产生胸腔液体积蓄。继发于淋巴瘤或转移性肿瘤的淋巴管阻塞亦可产生渗出性积液 急性肺积水也常好发於天气变冷的秋冬之际,主要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疾病、全身系统性高血压、扩大型心肌病变、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炎、尿毒症等。若因为血压控制不好、心律不整、感染、体液负荷超载(fluidoverload)、贫血、压力或病人的顺应性(compliance)差时,则容易恶化心脏衰竭的情况而造成急性肺积水。

  • 可能疾病: 二尖瓣环钙化 小儿室间隔缺损 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肾衰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