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母乳性黄疸症状
补充说明:母乳性黄疸症状
a******W 2022-02-16 17:2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母乳性黄疸的症状包括皮肤和眼白变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以及粪便颜色浅黄,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
1.皮肤和眼白变黄
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未结合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苷酶相遇后被还原成胆红素-葡糖醛酸酯复合物,不能通过肝脏内的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Ⅰ(UGT1A1)转化为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母乳性黄疸通常表现为皮肤和黏膜黄染,但巩膜未出现黄染的现象。
2.食欲减退
母乳性黄疸可能影响新生儿的消化吸收功能,从而引起食欲不振的症状。这种症状主要表现在新生儿进食量减少,可能会伴有体重增长缓慢的情况。
3.恶心
当新生儿患有母乳性黄疸时,其肝细胞内胆汁分泌受阻,此时会导致胆汁淤积,进而引发恶心的症状。此症状多发生在新生儿的上腹部,可伴随呕吐发生。
4.呕吐
母乳性黄疸会引起胆红素水平升高,间接刺激胃肠道平滑肌,使蠕动增强,进而诱发呕吐的发生。呕吐一般发生在新生儿的口腔中,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5.粪便颜色浅黄
母乳性黄疸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使得胆红素无法正常排出体外,因此会出现大便颜色浅黄的情况。新生儿的大便颜色会从最初的金黄色逐渐变为淡黄色,且质地偏软。
针对母乳性黄疸,可以进行血清胆红素浓度测定以评估病情。新生儿可在医生指导下接受光疗或暂停喂养一定时间来改善症状。对于出现不适症状的新生儿,应密切监测其生长发育情况,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同时注意观察并记录新生儿的饮食及排泄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
2024-04-01 02:45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但为了顺利推广母乳喂养也应引起重视。
多发人群:婴幼儿
典型症状: 溶血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病理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临床检查: 溶血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病理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 —— 5000元)
丹莪妇康煎膏
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软坚化积。用于妇女瘀血阻滞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期不适、癓瘕积聚,以及盆腔子宫内膜异味症见上述症状者。
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1.5%)
1.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2.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3.用于治疗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4.用于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 5.用于治疗顽固性水肿; 6.用于治疗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健胃十味丸
暖胃助消。用于寒热积聚,消化不良,胃胀不适,呕吐泄泻。
注射用醋酸兰瑞肽
1.活动性肢端肥大症,包括垂体GH瘤术后血清GH未达到正常水平者,垂体外照射放射治疗后。 2.尚未达到充分疗效而血清GH水平仍增高者,以及部分病例垂体瘤手术前。 3.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及类癌综合征引起的严重腹泻、潮红、电解质紊乱、渗出性多形性皮疹,以及艾滋病相关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