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肝脏的影响
补充说明: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肝脏的影响
a******W 2022-02-16 17:25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苯磺酸氨氯地平可能引起肝酶升高、肝功能损害、肝细胞损伤、药物性脂肪肝、药物性肝硬化等肝脏效应。
1.肝酶升高
肝酶包括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等,在肝细胞内合成并参与蛋白质代谢。苯磺酸氨氯地平可导致这些酶活性增加。轻者可能无症状,重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2.肝功能损害
肝功能损害是指肝细胞受到损伤或死亡,导致肝脏无法正常执行其解毒、分泌胆汁等功能。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肝衰竭。
3.肝细胞损伤
肝细胞损伤是由于药物毒性作用引起肝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异常,进而影响肝细胞的生存和修复能力。典型表现为右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及发热等,长期未治疗会导致慢性肝病。
4.药物性脂肪肝
药物性脂肪肝是由某些药物引起的以肝细胞内脂肪过度积聚为特征的一种病变状态。患者会出现疲劳、瘙痒、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硬化。
5.药物性肝硬化
药物性肝硬化是由于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导致肝脏纤维化加重,最终形成肝硬化的过程。患者可能出现腹水、脾肿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并发症,需及时就医处理。
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或其他药物前应进行完整的身体检查,特别是肝功能检测,以评估潜在的肝脏风险。
2024-03-02 04:34
举报向医生提问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