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品> 雷贝拉唑> 雷贝拉唑过量的危害

医生回答(1)

郑秀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雷贝拉唑过量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低镁血症、QT间期延长、肾功能损害以及骨质疏松。
1.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是由于过量的雷贝拉唑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导致神经传导受阻。会导致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等严重症状,进而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2.低镁血症
低镁血症由雷贝拉唑通过竞争性抑制镁离子吸收而引起,使体内镁离子浓度降低。会引起肌肉痉挛、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脏骤停。
3.QT间期延长
QT间期延长指雷贝拉唑影响心脏电生理活动,导致心室复极时间延长。可能导致心律不齐,严重时可能出现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这是一种致命的心律失常。
4.肾功能损害
肾功能损害可能是过量雷贝拉唑引起的直接毒性作用或间接代谢产物积累所致。可能会出现尿液颜色改变、少尿、无尿等急性肾衰竭的症状,需要紧急处理以防止进一步的器官损伤。
5.骨质疏松
长期使用雷贝拉唑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容易发生骨折,尤其是脊柱、髋部和腕关节,需及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预防骨质流失。
建议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特别是对于存在潜在电解质紊乱风险的人群。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药物过量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024-03-27 20:4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低镁血症 (低镁血,血镁过少,镁缺乏症)

镁在体内的总量在1000mmol左右(22.66g),是体内除钠、钾、钙外体内居第4位的最丰富的阳离子。50%~60%存在于骨骼中,细胞外液中仅占1%,血清中镁[Mg2 ]的浓度为0.75~0.95mmol/L(1.7~2.2mg/dl,或1.5~1.9mEq/L)。除骨骼外,肌肉中含镁量较多。血镁浓度不能代表体内镁总量的变化。镁广泛分布于动、植物细胞内。镁离子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离子之一,在细胞内液阳离子的含量中仅次于钾而居第2位,但在细胞外液中的浓度非常低。镁的生理功能相当复杂。镁离子紊乱是比较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但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忽视。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