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呼吸内科> 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中医治疗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胸腔积液中医治疗可采取健脾利水、化痰祛瘀、通腑逐饮、补肺益气、活血化瘀等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健脾利水
通过服用具有健脾作用的中药如白术、茯苓等来帮助身体排除多余水分。此方法适用于因脾胃虚弱导致的胸腔积液。因为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不能正常运化水湿,从而引起体内水湿停滞,形成胸腔积液。
2.化痰祛瘀
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三子养亲汤、二陈汤等方剂加减改善病情,其中三子养亲汤由紫苏子、桃仁、莱菔子组成,二陈汤由半夏、橘红、生姜、乌梅组成。上述药物合用能够起到燥湿化痰、理气消食的作用,对于缓解胸腔积液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症状有一定的效果。
3.通腑逐饮
胸腔积液可能是由于体内湿邪积聚所致,此时可通过应用防己黄芪汤、五苓散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上述两种药方均具有渗湿利尿的功效,有助于促进体内湿邪排出,进而辅助消除胸腔积液。
4.补肺益气
胸腔积液可能伴随呼吸困难、短促等症状,此时需要补肺益气。可以通过服用补肺丸、玉屏风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上述两种药物都具有补肺益气的功效,能有效缓解胸闷、喘息等症状。
5.活血化瘀
胸腔积液可能是因为气血不畅所导致的,因此要活血化瘀。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上述两种药方均有活血化瘀之效,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进而减轻胸腔积液的症状。
在接受中医治疗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胸腔积液症状。饮食方面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高盐食物摄入过多,以免增加水肿风险。

2024-02-12 23:3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胸腔积液 (胸液,胸水,胸膜渗出,胸膜渗出液)

胸膜的脏层和壁层之间存有一个潜在性腔隙,称之胸膜腔。正常情况下,胸膜腔两层胸膜间的宽度约为10~20μm,内含浆液,约为每公斤体重0.1~0.2ml,通常无色、透明,起润滑胸膜作用,它的渗出和再吸收处于平衡状态。任何因素造成其渗出增加和(或)再吸收减少,即出现胸膜腔内液体积聚,形成胸腔积液。

推荐医生更多

李邦良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李勇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冉然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梁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李群 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吴迪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