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血小板减少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

发病时间:不清楚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

补充说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

a******W 2022-02-18 16:51

血小板减少症 脾脏切除术 免疫球蛋白 泼尼松 地塞米松 手术 腹腔镜 出血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可采取糖皮质激素治疗、脾脏切除术、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利妥昔单抗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糖皮质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如、等,根据医嘱调整剂量。这类药物具有非特异性免疫抑制作用,能降低巨核细胞破坏,增加血小板生成,从而提高血小板计数。
2.脾脏切除术
脾脏切除术通常采用开放式手术或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方式,在有资质的医院由经验丰富的外科医师执行。移除脾脏后可减轻红细胞破坏及血小板过度消耗,改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症状。但需考虑术后感染风险及长期管理需求。
3.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血液制品,按处方规定时间间隔给予患者大剂量静注。产品中含有多种抗体,能够封闭Fc受体,阻断巨核细胞产生自身抗体,促进血小板生成;还可能通过增强膜稳定性来防止血小板被破坏。
4.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包括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阿伐曲泊帕等,按医嘱规定周期使用。此类药物能够模拟天然血小板生成素的作用机制,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为成熟血小板,加速其释放入血。适用于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时巨核细胞发育障碍导致的低血小板计数。
5.利妥昔单抗
利妥昔单抗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给药,一般需要4周左右的时间完成整个疗程。此药物能够选择性地与B淋巴细胞上的CD20分子相结合,并介导B淋巴细胞溶解,进而起到调节机体免疫应答的效果。
在接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期间,建议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出血风险。饮食方面宜选用营养丰富且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补充身体所需营养。

2024-03-02 23:4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所引起的病症。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