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母乳性腹泻是怎么回事
补充说明:母乳性腹泻是怎么回事
a******W 2022-02-18 16:5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母乳性腹泻可能是由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消化酶缺乏、感染性肠炎、肠道菌群失调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是因为小肠黏膜损伤导致乳糖酶分泌减少或者活性降低,无法完全分解母乳中的乳糖,进而引起腹泻。这会导致肠道内乳糖含量增加,刺激肠蠕动加快,从而引起腹泻。轻至中度乳糖不耐受者可通过调整饮食,如少量多次摄入高乳糖食物、使用低乳糖配方奶等缓解症状;重度患者则需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乳糖酶制剂如Lactaid、Digestive Advantage等改善症状。
2.牛奶蛋白过敏
牛奶蛋白过敏是由于免疫系统对牛奶中的蛋白质产生过度反应,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进而出现腹泻等症状。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多种蛋白质成分,其中β-乳球蛋白和α-乳白蛋白是常见的致敏原。治疗牛奶蛋白过敏通常采用特殊配方奶粉,例如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HMF Similac Pro-Sensitive或游离氨基酸配方粉Enfamil A.R. Formula等替代普通婴儿配方奶粉。
3.消化酶缺乏
消化酶缺乏是指小肠分泌的消化酶不足,无法充分分解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如脂肪、淀粉和蛋白质等,导致这些物质未经彻底消化就进入肠道,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这是由于遗传因素或长期营养不良导致的小肠功能障碍。补充外源性消化酶可以改善症状,常用的有米曲菌胰酶片、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等。
4.感染性肠炎
感染性肠炎是由病毒、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肠道炎症,这些病原体产生的毒素或直接侵袭肠道上皮细胞,导致肠道黏膜受损和炎症反应,进而引发腹泻。这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后,在体内繁殖并释放出毒素,刺激肠道黏膜,使其发生炎症反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感染性肠炎,其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轮状病毒感染一般自限性,主要以补液预防脱水为主,而诺如病毒感染则需遵医嘱服用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止泻。
5.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失调指肠道微生态平衡被打破,有益菌数量减少或有害菌增多,导致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可诱发腹泻。因为正常情况下,肠道内存在大量的益生菌,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同时还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恢复肠道菌群平衡的方法包括口服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以及调整饮食结构如增加发酵食品摄入量等。
建议密切观察宝宝的大便次数和形态变化,必要时进行粪便常规和培养以排除其他潜在原因。日常生活中,母亲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可能污染的食物和水源,以减少感染风险。
2024-02-14 19:19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多发人群:少数6个月以内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