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体温过低> 体温过低的最早症状

医生回答(1)

孔子登 南沙区南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提问

体温过低的最早症状可能包括畏寒、倦怠、疲劳、反应迟钝、心悸,若症状持续不改善,应尽快就医。
1.畏寒
当机体处于体温过低状态时,为维持正常体温,身体会通过收缩血管来减少散热。此时周围神经和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其功能是感受血液温度并发出指令调控体温。当体温下降时,下丘脑感受到这种变化并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导致散热减少以维持体温稳定。
2.倦怠
由于体温降低会导致代谢率减慢,基础能量消耗减少,从而影响到身体的能量储备和利用效率,使人感到疲乏无力。倦怠的症状通常出现在核心体温开始下降但尚未达到冰点时,这是由于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对抗寒冷环境造成的不适。
3.疲劳
低温状态下,为了保持体温,身体会将更多的血液流向下肢等远端肢体,以减少热量散失。这会导致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供血不足,进而引发疲劳感。疲劳可能在体温开始下降时出现,持续时间取决于体温下降的速度和程度。
4.反应迟钝
体温过低会影响大脑的功能,因为大脑依赖于稳定的温度来维持正常的生物电活动。当体温过低时,大脑中的神经元可能会放电异常,导致思维和行动能力下降。反应迟钝可能是由于体温下降导致的大脑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在体温进一步降低至一定程度后更为明显。
5.心悸
低温状态下,心脏需额外做功以提高血液循环速度,增加产热量。长期如此可能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心悸。心悸可能在体温快速下降时发生,特别是在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后的短时间内。
针对体温过低的早期症状,建议进行体温测量、血压监测以及电解质分析等检查项目。治疗措施包括提升环境温度、穿着适当衣物、摄入高热量食物如巧克力等。在预防方面,应避免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儿童,同时注意保持适当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以增强身体应对寒冷的能力。

2024-04-10 18:1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体温过低

因长期暴露于任何温度,人体散热大于产热时,可引起体温过低。体温过低最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浸泡在水中。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