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治疗
补充说明: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治疗
a******W 2022-02-19 21:0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治疗可以采取光疗、换血疗法、白蛋白输注、茵栀黄口服液、人血丙种球蛋白注射液等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光疗
光疗通常采用间断照射高瓦数冷光源蓝光灯的方式,旨在通过红细胞破坏减少胆红素水平。此方法利用未结合胆红素可被波长425-475纳米的光所吸收并转化为易溶于水且不具游离胆红素结构的异构体而从尿及胆汁中排出的原理来降低血液中的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光疗能有效预防核黄疸的发生,同时还可以促进大便排泄。
2.换血疗法
换血疗法是将患儿的血液抽出一部分后替换为正常婴儿的血液,一般需要反复多次进行。该方法能够迅速降低未结合胆红素水平,防止脑损伤发生。但需密切监测可能出现的输血相关并发症如感染、过敏反应等。
3.白蛋白输注
白蛋白输注通过静脉途径给予患者白蛋白溶液,通常在医院内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完成。白蛋白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可以与未结合胆红素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从而增加其溶解度和清除率。输入的白蛋白还可能有助于维持组织灌注和稳定生物膜完整性。
4.茵栀黄口服液
茵栀黄口服液是一种传统中药制剂,含茵陈、栀子、金银花等成分,按说明书规定剂量口服。本品能利湿退黄、清热解毒,适用于新生儿黄疸。其中茵陈有显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的作用;栀子则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可减轻肝脏炎症反应。
5.人血丙种球蛋白注射液
人血丙种球蛋白注射液是一种免疫调节剂,通过静脉注射给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该药物中含有多种抗体,能够封闭Fc受体,抑制巨噬细胞介导的红细胞破坏,从而降低未结合胆红素水平。
在新生儿出现溶血性黄疸时,家长应避免过度喂养,以免加重肝脏负担,不利于病情恢复。
2024-04-11 22:4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