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吃参苓白术散多久齿痕消失
补充说明:吃参苓白术散多久齿痕消失
a******W 2022-02-20 20:22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吃参苓白术散多久齿痕消失,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患者的齿痕舌是脾虚湿盛引起的,一般吃参苓白术散2周左右齿痕消失;如果患者的齿痕舌是湿热引起的,一般吃参苓白术散4周左右齿痕消失。
参苓白术散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是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等,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齿痕舌主要是由于脾虚湿盛,导致舌体胖大,受到牙齿的挤压而形成的一种齿痕。如果患者是由于脾虚湿盛引起的齿痕舌,一般吃参苓白术散2周左右齿痕舌可以消失。如果患者是由于湿热引起的齿痕舌,一般吃参苓白术散4周左右齿痕舌可以消失。
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参苓白术散,以免因用药不当而出现不适症状。同时,患者在服药期间还需要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如雪糕、肥肉、辣椒等,以免影响药物效果。如果患者服药2周后,齿痕舌的情况仍没有缓解,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22-02-21 00:59
举报向医生提问
脾虚,中医术语。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症状起因:一、脾在五行中属土,在五脏阴阳中属阴中之至阴。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出生后,各脏腑组织器官皆依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养,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其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情志因素、劳逸失调,药、食损脾或慢性肾病患者湿邪久居,损伤脾气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虚衰、生化之源不足。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 二、脾虚的类型: 1、脾气虚: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抵抗力不足,素体虚弱。 2、脾阳虚: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3、中气下陷:中气亦指脾气。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荣养其他脏腑,若脾虚中气下陷,可出现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4、脾不统血: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 三、西医认为,脾虚的原因例如中老年,牙齿松动、脱落,味觉减退;胃肠道平滑肌开始萎缩,弹性减低,蠕动变慢,食物在胃肠道中行进(消化)速度减慢,易于滞留;同时,胃肠道内的表面的枯膜逐渐变薄,消化腺也逐渐萎缩,消化液分泌减少,对食物的分解能力降低。由于这些生理的变化,就造成了中老年人的脾胃逐渐衰弱,消化功能下降,从而发生了上述的种种不适。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中医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