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血友病症状
补充说明:小儿血友病症状
a******W 2022-02-24 14:21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小儿血友病的症状包括出血倾向、关节肿胀、肌肉疼痛、皮肤瘀斑、血尿等,这些症状可能伴随终身,如果出现任何疑似症状,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出血倾向
血友病是由于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导致的出血性疾病。凝血因子Ⅷ和Ⅸ分别参与血液凝固过程中的内源性途径和外源性途径,其缺乏使得机体无法正常止血。当出现轻微创伤后长时间渗血不止的情况时,可能表明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2.关节肿胀
血友病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容易发生出血事件,如果出血发生在关节腔内,会引起关节积液,从而导致关节肿胀。肿胀通常出现在膝关节、肘关节等负重较大或活动频繁的部位。
3.肌肉疼痛
血友病患者的凝血功能缺陷可能导致肌肉组织微血管破裂出血,引发炎症反应,产生疼痛感。疼痛可发生在任何肌肉群,但以腓肠肌和股四头肌最为常见。
4.皮肤瘀斑
血友病患者凝血功能下降,轻微损伤后就会有皮下出血的现象,表现为大小不一、按压褪色的淤点或淤斑。瘀斑通常出现在受压力较大的部位,如臀部、腰部等。
5.血尿
血友病患者凝血功能低下,可能会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漏出形成血尿。血尿可能呈肉眼可见的红色,也可能是显微镜下发现的尿中红细胞增多。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基因检测、凝血功能测定等相关检查来确诊。治疗措施包括替代疗法,如输注凝血因子Ⅷ或Ⅸ产品。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保护受伤部位,同时需监测并预防出血风险,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024-03-09 09:45
举报向医生提问
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组缺乏因子Ⅷ(FⅧ)、Ⅸ(FⅨ) 或因子Ⅺ而导致的一种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包括血友病甲,即因子Ⅷ(又称抗血友病球蛋白,AHG)缺乏症;血友病乙,即因子Ⅸ(又称血浆凝血活酶成分,PTC)缺乏症;血友病丙,即因子Ⅺ(又称血浆凝血活酶前质,PTA)缺乏症。在先天性出血性疾病中以血友病最为常见,尤其是血友病甲约占85%。小儿血友病出血自新生儿期开始,但大多数在2岁左右,随着发育活动的增多,出血倾向渐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