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胃肠外科> 大便习惯改变> 大便习惯改变是什么意思

精选回答(1)

邸志勇 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医院 三甲

擅长: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有一定的诊疗经验,擅长消化内科,胃肠外科等常见病的诊断治疗。

提问

大便习惯改变是指大便的形状和性状发生了改变,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但也可能是由于肠道菌群失调、慢性结肠炎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建议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后给予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1、生理性因素

如果患者出现大便干燥或者是排便困难的情况,可能会有用力排便的情况,可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通常这种情况不需要特殊治疗,患者应多喝水,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可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大便习惯改变的症状。

2、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失调是由于肠道动力异常、肠道免疫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乳酸菌素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还可进行饮食调节,可以适量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荞麦等,可有助于缓解症状。

3、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指发生在结肠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便等,还可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美沙拉秦肠溶片、奥沙拉秦钠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饮食调节应注意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导致病情加重。

除以上常见因素外,也可能是由于肠易激综合征、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的,应及时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2021-12-15 10:1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其他原因不明的结肠慢性炎症应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诊疗。症状为左下腹疼、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沾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下断、反复发作。

  • 多发人群:20~30岁

  • 临床检查: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 —— 4000元)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