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寄生虫科> 疟疾> 疟疾感染的症状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疟疾感染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寒战、出汗、脾肿大,这些症状可能反复发作,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发热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当人体被携带疟原虫的雌性按蚊叮咬后,疟原虫进入血液并开始繁殖。这些寄生虫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出现周期性的高热。发热通常出现在夜晚,伴随典型的“冷颤”和大量出汗后退热的现象。
2.头痛
疟疾感染时,由于病原体产生的毒素作用于神经系统,可能会引发头痛。此外,发热也可能导致脑血管扩张,进一步加重头痛症状。头痛可能位于额头、颞部或枕部,有时可呈搏动性疼痛。
3.寒战
疟原虫在体内繁殖会激发机体免疫系统的应答,此时会产生致热源,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从而引起寒战现象。寒战常是疟疾感染初期的特征之一,患者感到全身颤抖,伴随着出冷汗以及体温急剧下降。
4.出汗
疟疾感染时,疟原虫刺激机体释放内啡肽等物质,这些物质会导致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进而增加散热,表现为出汗。出汗通常发生在寒战之后,是对体温下降的一种生理反应。
5.脾肿大
疟疾可通过抑制红细胞的寿命来破坏红细胞,这可能导致贫血,而长期的贫血状态会促使脾脏增大以帮助过滤更多的血细胞。脾肿大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在体检时会被发现,触诊时脾脏下缘超出肋骨下缘。
针对疟疾感染的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涂片镜检等检查项目。治疗措施包括遵医嘱使用氯喹、奎宁等抗疟药物。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在疟疾流行区长时间暴露于日光下,并采取有效的防蚊措施,如穿着长袖衣物和使用驱蚊剂。

2024-04-19 02:0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疟疾 (打摆子,瘴气)

疟疾(Malaria)是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儿童发病率高,大都于夏秋季节流行。疟疾流行于102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非洲、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恶性疟死亡率极高。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