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心脉痹阻> 心脉痹阻证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各自的证候特征如何?

心脉痹阻证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各自的证候特征如何?

发病时间:不清楚

心脉痹阻证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各自的证候特征如何?

补充说明:心脉痹阻证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各自的证候特征如何?

a******W 2022-02-28 14:31

心脉痹阻 情志内伤 胸闷 心悸 短气 乏力 脉弦 活血化瘀 当归 四逆汤 脉痹 半夏 白术 天麻 精神紧张 肝气郁结 肝郁气滞 解郁丸 无力 瘀血 针灸 心脏 血压 血糖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孔子登 南沙区南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提问

心脉痹阻证的常见原因有寒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内伤、年老体弱、劳逸失调等。其各自的证候特征表现为胸闷、心悸、短气、乏力、舌质紫暗、脉弦涩等。
1.寒邪侵袭
寒邪具有凝滞收引的特点,易伤阳气,导致气血不能畅通,从而引起心脉痹阻。针对寒邪所致的心脉痹阻,可选用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方剂进行治疗,如当归四逆汤。
2.饮食不当
长期过食肥甘厚腻之品,容易损伤脾胃,运化失常,痰浊内生,进而痰浊上犯于心,导致心脉痹阻。对于痰浊闭阻型心脉痹阻,可以遵医嘱使用祛湿化痰、开窍醒神的药物来改善病情,例如半夏白术天麻汤。
3.情志内伤
长期精神紧张或情绪波动较大,会导致肝气郁结,疏泄功能失常,进而影响到血液的正常运行,出现心脉痹阻的情况。若是由于肝郁气滞引起的胸闷痛,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舒肝解郁丸等中成药缓解不适。
4.年老体弱
随着年龄的增长,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气血阴阳亏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久则形成瘀血,进一步加重心脉痹阻的程度。对于年老体弱者,可通过针灸穴位刺激的方法辅助调理,比如选取膻中穴、巨阙穴等穴位进行针刺。
5.劳逸失调
过度劳累或长时间休息不足会引起气血消耗过多,使心脏供血不足,从而诱发心脉痹阻的发生。患者平时要注意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建议定期进行心血管系统相关检查,包括血压监测、血脂检测以及血糖水平评估。保持均衡饮食,减少高脂食物摄入,有助于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

2024-03-12 10:1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心血瘀阻 (心脉痹阻)

心血瘀阻,心脉受阻,血液运行不畅,临床以心胸部憋闷疼痛,唇舌瘀暗为主要表现的证。又称心脉痹阻。多见于胸痹、厥心痛、心悸,以及西医的冠心病、心包炎、心律失常、精神分裂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