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脾胃不和> 脾胃不和怎么治吃什么药?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脾胃不和可以考虑使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养胃丸、枳实导滞丸、健脾丸、多潘立酮等药物进行治疗。由于脾胃不和涉及消化系统问题,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以避免不当用药引起的不良后果。
1.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适用于脾胃虚弱导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保持规律饮食。
2.香砂养胃丸
香砂养胃丸对于脾胃不和引起的腹胀、呕吐等不适有缓解效果。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运动员慎用。
3.枳实导滞丸
枳实导滞丸可用于治疗脾胃不和所致的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大便溏泻等症状。服药期间忌生冷、辛辣、油腻食物。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及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健脾丸
健脾丸能改善脾胃不和引起的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外感发热患者不宜服用。糖尿病患者及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多潘立酮
多潘立酮通过促进胃肠蠕动来缓解因脾胃不和引起的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症状。哺乳期妇女使用时应权衡利弊。驾驶机动车辆及操作机器需谨慎。
针对脾胃不和的情况,在服用以上药物的同时,建议调整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如肥肉、糖果等,以减轻脾胃负担。此外,可适当进行如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

2024-03-14 14:0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脾胃不和

脾胃不和证名。以不思食,食而不易消化为主症。《明医指掌》:“脾不和,则食不化;胃不和,则不思食。脾胃不和则不思而且不化。或吐,或泻,或胀满,或吞酸,或嗳气,或恶心,用治中汤。脾不和,不喜食而食不消者,枳缩二陈汤、枳术丸;胃不和者,平胃散。”

  • 症状起因:脾胃共同主持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但性能上各有特点。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气主降,使饮食物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脾气主升,则饮食物之精华得以营养全身;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这种纳与化、升与降、润与燥,相辅相成对立统一。脾胃不和,即是这种对立统一的失调。临床凡能引起脾胃功能失调的原因,如饮食不节(洁)、思虑太过、劳累过度、误吐误下等均可导致脾胃不和证。

  • 可能疾病: 夏季感冒 急性肠胃炎 胃病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中医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