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肌张力障碍> 儿童肌张力障碍症状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儿童肌张力障碍表现为肌肉僵硬、运动迟缓、姿势异常、过度运动、震颤等症状,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诊断和治疗。
1.肌肉僵硬
肌张力障碍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功能低下导致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会导致肌肉持续收缩,从而引发肌肉僵硬的症状。肌肉僵硬主要表现在肢体和躯干,可能伴有疼痛感。
2.运动迟缓
由于神经系统的损伤或者病变,导致神经信号传导受阻,影响了肌肉的正常运动功能,进而出现运动迟缓的现象。这种症状通常出现在四肢近端,患者可能会感到行动不便。
3.姿势异常
当大脑皮层无法正确控制下位脑干核团的功能时,就会导致不自主运动的发生,这些运动包括肌肉的痉挛和松弛,从而引起姿势异常。姿势异常可以表现为身体前倾、头颈歪斜等非对称性姿势改变。
4.过度运动
过度运动可能是由大脑基底节区的神经元过度放电引起的,这可能导致肌肉失去正常的抑制作用,从而导致过度运动。过度运动往往发生在面部、颈部和上肢,可能伴随着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
5.震颤
震颤是由于锥体外系受损后,其调节肌紧张的功能下降,导致肌张力障碍所致。震颤通常从一侧的手部开始,逐渐扩散到其他肢体,有时会伴随有节奏的节律性摆动。
针对肌张力障碍的症状,建议进行神经学评估、磁共振成像(MRI)扫描以及血液生化检查。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左旋多巴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严重情况下可考虑深部脑刺激手术。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日常活动,记录任何异常表现,并定期带孩子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2024-02-25 02:4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综合征,肌紧张不足综合征,肌张力障碍综合症)

肌张力障碍综合征(dystonicsyndrome)简称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引起以肌张力异常动作和姿势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综合征,具有不自主性和持续性特点。尽管名为肌张力障碍综合征,但肌张力的变化不引人注意,而引人注意的是异常的体位姿势和不自主的变换动作。肌张力障碍可影响受累肢体的正常运动幅度、范围、速度和肌肉的硬度等。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