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骨溶解> 抗骨溶解治疗

精选回答(1)

李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三甲

擅长:熟悉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妇科肿瘤,尤其擅长各类妇科腔镜手术及辅助生殖技术。

提问

抗骨溶解一般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对于轻度骨溶解,主要使用降钙素或双磷酸盐药物治疗,这可以减缓骨溶解的进程,改善不适症状。当局部疼痛和肿胀症状严重时,可以适当使用布洛芬和塞来昔布等止痛药来改善疼痛,若合并感染,还应进行抗感染治疗。若骨溶解严重,病变处出现功能障碍或病理性骨折,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2022-05-04 15:4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骨溶解

戈勒姆综合症(Gorham),又称大块骨质溶解症(Massive osteolysis)、消失骨病(Disappearing bone disease)、Gorham Stout综合症、急性自发性骨吸收、影子骨(Phantom bone disease)等,中医称“鬼怪骨”,西方也称“幽灵骨(Phaniom bone)”,Johnson和Mcclure于1958年将本病命名为大量骨质溶解症,现被多数人采纳。这种病症在国际上极其罕见,据认为:长期接触氯乙烯可导致肢端溶骨症。其主要表现为多发性骨溶解,尤其是锁骨、肩胛骨、肱骨、乳糜胸、神经损害、骨损害附近的血管瘤或淋巴管瘤,后者常是诊断的重要线索。

  • 症状起因:病因和发病机理都不清楚。一、一般认为可能与家族遗传、外伤、感染、无菌性坏死、中枢神经系疾患、牛皮癣性关节炎及血管瘤或淋巴管瘤等有关。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与先天遗传性或血管发育畸形有关,也有人认为是血管瘤样病变,或与血管淋巴管增生有关。二、临床见过的病因只有三种:遗传、肿瘤和辐射。它无种族及性别差异,多发于5—2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鬼怪骨”在我国只有5~6例,全世界目前也只有200~210例。三、男性多于女性。部位多见于肩胛骨、锁骨、肱骨、胸椎及肋骨。其次可见于骨盆、胸椎及腰椎,亦可见于肱骨。发生于尺骨、桡骨、腕骨及掌指骨者较少见,胫骨、腓骨及趾骨者也少见,有时亦可发生于上、下颌骨。

  • 可能疾病: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化脓性骨髓炎  

  • 常见检查: 骨显像  

  • 就诊科室:骨科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