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骨质破坏> 转移性骨质破坏是什么原因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转移性骨质破坏可能是由恶性肿瘤骨转移、结核病、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真菌性骨髓炎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恶性肿瘤骨转移
恶性肿瘤细胞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骨骼并增殖,导致骨组织受到侵蚀和破坏。针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和靶向药物治疗等,如紫杉醇联合顺铂进行化疗。
2.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骨骼处形成脓肿,进而引起炎症反应和坏死,导致骨质破坏。抗结核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3.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由于异常免疫球蛋白在骨髓腔内沉积,对骨小梁造成机械压迫和生物学毒性作用,导致骨质疏松和溶骨性破坏。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化学合成的环磷酰胺、长春新碱以及组成的CHOP方案。
4.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时,单克隆IgM增多,高浓度IgM可导致补体活化,产生破骨细胞激活因子,促进破骨细胞活性增加,引起溶骨性病变。对于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治疗通常需要应用依鲁替尼胶囊、奥法木单抗注射液等靶向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
5.真菌性骨髓炎
真菌性骨髓炎是由真菌侵入骨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真菌在骨髓内繁殖,导致炎症反应和组织坏死,进而引发骨质破坏。治疗真菌性骨髓炎的主要方法是使用抗真菌药物,例如氟康唑胶囊、伊曲康唑胶囊等口服药,或者特比萘芬软膏局部外用。
建议定期监测血钙水平,以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可以进行放射学检查,如X线检查、CT扫描或MRI成像,以进一步了解骨质状况。

2024-04-11 03:2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瘤,赫珀特病,赫珀特氏病,浆细胞骨髓瘤)

骨髓瘤(又称浆细胞瘤)是起源于骨髓中浆细胞的恶性肿瘤,是一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有单发性和多发性之分,以后者多见。多发性骨髓瘤又称细胞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简称MM),是由具有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的浆细胞发生恶变,大量单克隆的恶性浆细胞增生引起易累及软组织,晚期可有广泛性转移,但少有肺转移。较多见于脊,占脊柱原发肿瘤的10%,以腰椎部多见。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与女性之比约2∶1。多发于40岁以上男性,好发部位依次为脊椎、肋骨、颅骨、胸骨等。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