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病因包括以下
补充说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病因包括以下
a******W 2022-03-01 18:24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动脉硬化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体瘤 血栓形成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病因包括动脉硬化、颈动脉狭窄、颈动脉体瘤、颈动脉血栓形成、颈动脉夹层等,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影响视力。
1.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是由于脂质沉积、钙化斑块等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堵塞的一种病理状态。当病变累及眼底动脉时,会导致血液供应减少,从而引起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
2.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是指颈部颈总动脉发生狭窄或闭塞,影响脑部供血不足,进而诱发缺氧和缺血性损伤,此时容易出现眼部缺血的情况,从而引起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对于轻度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来缓解病情的发展,如戒烟限酒、低盐饮食以及规律运动等。
3.颈动脉体瘤
颈动脉体瘤是一种源于颈动脉分叉处化学感受器副细胞团的肿瘤,当其增大压迫到附近的组织结构时,可能会对视网膜中央动脉造成压迫或刺激,导致其痉挛或阻塞。手术切除是治疗颈动脉体瘤的主要方法,例如经皮穿刺颈动脉体瘤栓塞术、经颅入路显微镜下颈动脉体瘤切除术等。
4.颈动脉血栓形成
颈动脉血栓形成通常由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血液凝固而形成,若血栓脱落并随着血液流动至眼底动脉,则可能导致该部位的血管被堵塞,引发急性失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
5.颈动脉夹层
颈动脉夹层指血液从血管内膜撕裂口进入血管中膜,使中膜分离,导致颈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的现象。此时由于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会影响眼底血管的灌注,从而引起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专业医师的操作下通过颈动脉支架植入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方式解除血管受压和狭窄。
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监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相关风险因素,如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情况需积极控制。必要时还可进行颈动脉超声、荧光造影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相关病因。
2024-02-12 05:29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视网膜中央动脉是视网膜内层营养的唯一来源。由于该动脉属于终末动脉,分支间无吻合,一旦发生阻塞,视网膜内层血供中断,引起急性缺血,使视功能急剧障碍。本病发病急骤。大多数为单眼,亦可在数日或数年后累及另眼。患者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
卵磷脂络合碘胶囊
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出血,玻璃体混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
多巴丝肼片
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症状性帕金森综合症(脑炎后、动脉硬化性或中毒性),但不包括药物引起的帕金森综合症。
阿司匹林肠溶片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因此阿司匹林肠溶片适应症如下: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风的二级预防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抽烟史、年龄大于50岁者)心肌梗死发作的风险。
血栓心脉宁片
益气活血,开窍止痛。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中风、胸痹症见头晕目眩,半身不遂,胸闷心痛,心悸气短;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