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眼科> 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到老了会怎样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高度近视可能导致眼底退行性病变、黄斑变性、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疾病,伴随年龄增长,视力下降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1.眼底退行性病变
眼底退行性病变包括黄斑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脉络膜萎缩、玻璃体液化和后脱离等,这些都可能导致视力减退。随着年龄增长,高度近视者的眼轴逐渐延长,导致眼球壁扩张,眼底结构发生改变,出现眼底退行性病变,如黄斑区水肿、出血等问题,进而影响视力健康。
2.黄斑变性
黄斑变性是由于遗传或环境因素导致黄斑区域的感光细胞损伤,引起视力模糊或失明的一种疾病。高度近视患者更容易发展为老年黄斑变性。高度近视可能增加患黄斑变性的风险,导致中央视力丧失,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3.青光眼
青光眼是由眼压升高导致视神经受损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可导致视野缺损和视力损失。高度近视与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生存在相关性。长期的高度近视会导致眼房水流通不畅,从而引发青光眼,进一步加剧眼部压力,损害视神经,最终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4.白内障
白内障是晶状体透明度降低导致视力下降的疾病,高度近视人群晶状体负担较重,容易受到损伤而形成白内障。高度近视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晶状体蛋白变性加快,发生白内障的概率也相应增高,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眩光等症状。
5.视力下降
高度近视会引起眼轴拉长,导致眼底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如黄斑区变薄、裂孔等,这些变化会影响视力。随着年龄增长,高度近视者的晶状体逐渐硬化、增厚,屈光力增强,此时光线更多地被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导致看东西时出现模糊的情况。
建议高度近视的人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特别是中老年人群,以监测并预防潜在的眼部并发症。适当的户外活动有助于缓解视觉疲劳,也有助于延缓近视的发展。

2024-03-12 09:3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青光眼 (绿风内障)

青光眼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持续的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而至失明。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为2%。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