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下压高是什么原因引起怎么治疗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下压高可能是由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狭窄导致肾脏血液供应不足,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从而收缩外周血管、升高血压。这种压力变化可加重肾动脉狭窄,形成恶性循环。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钙通道阻滞剂进行扩张血管治疗,如硝苯地平片、非洛地平缓释片等。
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醛固酮,导致体内钠离子潴留和水潴留,进而引起细胞外容量增加和血压上升。醛固酮具有保钠排钾的作用,长期存在会引起低血钾,出现肌无力、麻痹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螺内酯片、阿替洛尔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库欣综合征
库欣综合征是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会导致体内的糖皮质激素水平过高,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造成血压升高。针对库欣综合征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垂体瘤,对于较大的肿瘤首选经蝶窦垂体瘤摘除术。
4.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心脏负荷增加,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同时,炎症反应还会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进一步强化血压升高的效应。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液、氢片等利尿剂缓解水肿症状。
5.高血压肾病
高血压肾病是长期未控制好的高血压对肾脏造成的损害,持续的高压状态会对肾小球施加压力,使其变形、硬化,进而导致肾功能减退,严重时可引起肾衰竭。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卡托普利片、盐酸贝那普利片等药物降低血压,延缓病情进展。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必要时,应进行肾功能测试、电解质分析以及内分泌相关检查,以评估病情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4-02-10 16:4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肾动脉狭窄 (肾血管疾病)

肾动脉狭窄病变轻重不等,从明显的肾动脉狭窄至临床上查不出来的肾动脉小支病变。狭窄严重者可引起肾灌流损害,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导致钠水潴留、细胞外液容量增加、高血压和肾衰等。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