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免疫球蛋白M偏高的原因
补充说明:免疫球蛋白M偏高的原因
a******W 2022-03-02 18:03
免疫球蛋白 巨球蛋白血症 系统性红斑狼疮 慢性肝炎 慢性肾炎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免疫球蛋白M偏高可能是巨球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表现,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由于单克隆IgM抗体过度产生导致血液中IgM水平升高。IgM水平持续增高是诊断巨球蛋白血症的重要指标之一,可通过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进行检测确认。
2.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对自身抗原产生异常免疫应答,包括IgM在内的多种自身抗体水平升高。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通常需要个体化方案,但常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
3.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时,肝脏受损会导致肝脏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下降,从而刺激骨髓B淋巴细胞产生更多的IgM。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保肝药物进行治疗。
4.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患者的肾脏功能逐渐减退,无法正常清除体内的免疫球蛋白,进而导致IgM水平上升。治疗慢性肾炎的方法主要包括控制血压、减少尿蛋白以及保护肾功能,常用药物有厄贝沙坦片、氢片等。
5.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免疫系统攻击自身关节组织为特征的长期炎症性疾病,在炎症因子的作用下,可引起IgM偏高。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比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
建议定期监测IgM水平,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血常规、尿液分析等检查,以评估病情状况。
2024-04-03 16:25
举报向医生提问
血液中IgM异常增多即为巨球蛋白血症,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病因不明,又称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本症有原发和继发之分,原因不明的单克隆lgM增多称之为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 巨球蛋白血症),继发于其它疾病的单克隆或多克隆lgM增多称之为继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特征是老年发病、贫血、出血倾向及高黏滞综合征。诊断依据血中出现大量单克隆lgM和骨髓中有淋巴样浆细胞浸润。本病呈慢性过程,无临床症状时不宜化疗,对进展性疾病采用化疗。
苯丁酸氮芥片
霍奇金病,数种非霍奇金病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瓦尔登斯特伦巨球蛋白血症,晚期卵巢腺癌。本品对于部分乳腺癌病人也有明显的疗效。
硫酸羟氯喹片
本品用于对潜在严重副作用小的药物应答不满意的以下疾病:类风湿关节炎,青少年慢性关节炎,盘状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有阳光引发或加剧的皮肤病变。
复方鳖甲软肝片
软坚散结,化瘀解毒,益气养血。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以及早期肝硬化属瘀血阻络,气血亏虚兼热毒未尽证。症见:胁肋隐痛或肋下痞块,面色晦黯,脘腹胀满,纳差便溏,神疲乏力,口干口苦,赤缕红丝等。
黄葵胶囊
清利湿热,解毒消肿。用于慢性肾炎之湿热症,症见:浮肿、腰痛,蛋白尿、血尿、舌苔黄腻等。